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西宁方言同音代替字及理据合宜字(第21页)

陇东话“樟”

指糊涂、呆滞。

古语“樟惶”

是慌张的意思,与糊涂是因果关系,所以可用“樟”

指不清醒、发呆。

西宁话在此词中谐音趣说为姓“张”

,从而单用时也写成“张”

第五种,根本没有本字,只能用同音代替字。

又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合音字;第二种是译音字,第三种是象声词;第四种是后缀用字。

有16个。

6.致蒙价:这样。

“价”

是“个呀”

的合音。

||合音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合音的两个字套合成一个字,语言学叫“合文”

如北京方言的“甭”

,西宁方言把“不”

与“要”

按上下结构组合成:蔞,就是“不要”

的意思。

这种“合文”

自然就是本字。

另一种是只读合音而没有套合成的“合文”

,也就是本方言没有给它另造一个新的字形,只能用某个同音代替字。

此词中的“价”

就是如此。

145.片包子:拴在皮带上装钱的小皮包。

||理据是“皮编包子”

:皮质的附编在皮带上的包。

“皮”

与“编”

在语流音变中拼合成为一个音节:片。

27.咕录毛:银圆。

藏语借词。

57亚马:山羊。

藏语借词。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