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特别是钱北弟媳的绣品,件件精品。
可惜,弟媳早逝。
他只有一儿,儿媳也是从“绣娘”
里精选出来的。
过去的绣坊都是家庭作坊,由自家娘子作“当家绣娘”
,收徒传艺;大点的雇聘上三五个“绣娘”
作业。
“公私合营”
时,沈荣根懂政策,便以自家的绣坊为“基础”
吸收了二三家绣坊,十五六个绣娘,组建了一家街道“刺绣厂”
。
沈荣根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业务多,牌子响,把刺绣厂办得红红火火地。
“文革”
开始,沈家是有“辫子”
的,沈荣根害怕“横扫一切封、资、修的无产阶级铁扫帚”
的威力,把家中的绣样焚的焚,烧的烧。
风头一过,他有些后悔,自我安慰一番,“小心使得万年船”
。
沈荣根自以为是“百炼化身成铁汉,三缄其口学金人。”
谁料想,*彪一死,各行各业恢复了一些商机。
十月二十五日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十一月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了联合国大会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
大会主席马利克称,“这是珍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
为迎接新的国际环境,筹办“七二年春季广交会”
时,为了扩大“出口创汇”
;国家将在部分企业和县社试办出口工业品专厂、专车间、出口农副土特产生产基地。
省外贸开始征集“广交会”
展品,沈荣根也积极活动,携带一幅《百鸟朝凤》拜访了省外贸的周副主任。
周副主任是城北湖滨公社人,对沈家绣坊颇有好感。
见到《百鸟朝凤》顿时眉飞色舞,赞不绝口。
对沈荣根说,“沈家绣坊是老绣坊,家底子厚,‘广交会’面对国际市场,要的是好的绣品,这些你家应有。
再选几幅,我推荐沈家绣坊为出口工业品生产基地。”
沈荣根是精明人,知道周副主任要的“好的绣品”
就是他当年毁了的,只好到钱北找兄弟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