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其中尤以凤歌的《沧海》为最,其大胆的创新和对武侠世界的构造,有不失金庸武侠的厚重,将现代武侠带到了一个新的广阔平台。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部让无数挑剔的武侠迷们交口称赞的传统武侠小说《英雄志》,该书目前未完结.作者孙晓,现年三十七岁,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现于企业界任职,2000年与以人合资创办“讲武堂”
,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侠小说和教授人们写武侠小说,并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英雄志》,现仍持续于武侠小说的创作与发表。
网上盛传: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虽然金庸、古龙等大师不再有新作问世,但他们的作品对后辈有着深厚的影响,许多年轻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他们进行模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前辈们的尊敬。
例如《武当宋青书》、《大侠风清扬》,其中以《梁金古温诀》达到最高点。
在《梁金古温诀》一书中,作者对武侠宗师们的钦佩之情贯穿整部小说。
可见金庸等人对后辈影响之巨!
10当代武侠小说
后来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则是近几十年的事。
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造就了不少金庸迷。
金庸也不愧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
《射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又兼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完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发源地,5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部现代武侠:《虎鹤双形》。
50年代上半期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系列。
至《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
后期作品多数是一种风格,不提也罢。
梁开创了一个时代,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
但尚没有完全脱离近代武侠的窠臼。
古文功底好的读者可以看看,文字和历史的描写还是很有水准。
50年代中后期金庸的出现,让梁羽生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
的感慨。
进而封笔归隐。
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在当时港台政治压抑的年代,让武侠小说变成畅销书。
在69年《鹿鼎记》中达到其创作顶峰,然后激流勇退。
金庸的作品整体上看,前期到后期是越写越好。
从文字到结构,包括情节的张力莫不如此。
但在其部分作品中有时间错乱的硬伤!
可能与其作品在《明报》连载有关。
只有一个简单的情节,天马行空的进行。
到后来造成无法更改的错误,例如:《射雕》中黄蓉出生后,梅、陈二人偷《九阴真经》叛变出桃花岛。
曲灵风被断腿后在牛家村作贼时,郭靖与杨康的爹还不认识。
那岂不是黄蓉和郭靖早就在流行姐弟恋,还喊什么靖哥哥,装年轻吗?后来金在修订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主要作品时,也承认这些硬伤,请读者将就看算了。
与金庸同时代香港另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人从事武侠小说创作。
但是,金庸这座山太高,与他同时代的武侠小说作家是不幸的。
其同辈及后起武侠作家或以主观条件不足,便难乎为继;多半只能遵循既往“帮会技击派”
的路数,在江湖仇杀中讨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台湾武侠与香港有所区别,在金、梁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