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佛形像的产生,表明佛教艺术的主要题材已经完成。
这时与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佛教及其艺术沿着丝绸之路向北、西、东面弘扬,在中亚除上述地区外,在西至阿姆河以南,北到锡尔河流域,包括今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部得到当地统治者的尊信和推崇。
佛教在这一带如火如荼地兴盛了起来,他们用白膏泥等塑制佛像和建筑的装饰,……。
这些地区的人民、学者、艺术家们在自己原有思想、宗.教、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和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对这些外来的东西学习、理解、审时度势,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阿姆河派美术”
。
佛教大约于公元前1世纪传入我国,随之佛教艺术也兴盛了起来。
首先出现在边疆地区。
这些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用土夯筑和土块垒砌了佛塔;修建了“木骨泥墙”
的“回”
字形殿堂;并使在印度出现的中心柱窟得到发展,形成具有当地特点的“龟兹式”
形制;用泥和石膏等塑造佛和菩萨像,发展了泥塑艺术;将我国中原绘画中的线条与印度的凹凸晕染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边疆画派”
中的“于闽艺术”
、“龟兹艺术”
和“高昌艺术”
。
佛教艺术传人华国中原地区,又和我国固有的华国画艺术相结合,出现了中原风格的佛教艺术,如重视线条的运用和敷彩的敦煌艺术相浑厚纯朴的云.岗石窟艺术等。
同样,中原各地的佛教艺术也表现出本地区的特se,在统一中放she出异彩。
佛教继而传播到朝.鲜、东瀛等远东和东南亚地区,也相继出现了繁荣昌盛、独具特se的局面。
在这些地区至今仍有许多虔诚的信仰者。
佛教艺术是一门综合xing艺术,包括有建筑——塔、寺等载体;表现内容的雕塑、绘画和一些装饰图案,此外,还有法器、供养器等造型艺术品。
如前所述,佛教及其艺术产生于印度,随着佛教的向外传播,佛教艺术也在亚洲各地蓬勃地发展了起来,他们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在本民族固有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印度及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再形成有着各自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的佛教艺术。
这就使得佛教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异彩纷呈,仪态万千,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一种艺术。
这些创造有的甚至还发展成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
同时,也体现出了各自文化艺术的水平。
因而,探索佛教艺术的这些发展、变化对中亚和我国,尤其是边疆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这些佛教建筑和艺术,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闪烁着耀目的光辉,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风采展现了出来,其内涵和意义是很深刻的。
早在两千年以前,佛教僧倡们艰辛跋涉,把佛教思想、教理洒播在沿丝绸之路沿途各地,随之,佛教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也在这些地方发展起来。
雄伟的塔寺、庄严的佛像、绚丽多彩的壁画,这些jing美的艺术品,象一颗颗珍珠,被丝绸之路一一串联起来,成为全人类不朽的文化艺术遗产。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路,也是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之道,而且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和促进各自传统文化发展的文化之路。
我们通过这些佛教艺术,可以了解和认识丝绸之路沿线佛教建筑、艺术及其与当地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这些全人类不朽的文化艺术遗产正侍我们积极地去探索、研究、开发、利用,再用来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