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丛林法则的精髓就是认为人类社会内部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竞争的关系而非合作的关系。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比同类更多的生存资源。
我换种方式来描述丛林法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牺牲同类而获取个体的生存和最大的利益。
丛林法则的价值观其实并不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
我们知道原始公有制社会很明显不是丛林法则主导的。
公有制社会当然是社会内部是类似于现代家庭的关系,我们家庭内部毫无疑问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奉献。
社会主义国家也主张公有制,所以社会主义也不认同丛林法则价值观的。
人类社会认同丛林法则价值观的是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还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丛林法则价值观主导的社会可以见到这样的结果:人类内部的两极划分。
高贵低贱之分,精英草根之分,成功失败者之分,优等民族劣等民族之分。
这就是人类内部竞争后形成的,竞争胜利者就是高贵的,是精英,是成功者,竞争失败者就是低贱的,是草根。
竞争胜利的民族就是优等民族,竞争失败的民族就是劣等民族。
在丛林法则主导的社会里,如果用道德作为一个标准的话,其实很容易看到一个非常普遍非常有趣的现象。
邪恶的人和善良的人竞争,邪恶的人容易胜,善良的人容易败
狡猾的人和淳朴的人竞争,狡猾的人容易胜,淳朴的人容易败
自私的人和慷慨的人竞争。
自私的人容易胜,慷慨的人容易败
狠毒的人和仁慈的人竞争。
狠毒的人容易胜,仁慈的人容易败
其实用黑社团对比一下。
我想大家都可能赞同了,黑社团和平民百姓之间竞争,黑社团成员容易胜,平民百姓容易败。
黑社团善良、淳朴、慷慨、仁慈吗?当然不了,如果有这样的黑社团是我们人类之福了。
黑社团比的就是谁邪恶狡猾自私狠毒,他就能在道上呼风唤雨。
黑道这样,白道也是一样,既然竞争就是你死我活。
办公室政治,谁老实谁吃亏。
“政客奸商的道德不如妓女”
这句话大家都听到过的。
政客也是通过竞争出来的。
看看宝岛政坛、美国政坛各种丑闻不断,其实每个国家都一样。
无奸不商:企业竞争有句话:商场如战场,如此险恶的竞争环境,什么阴招损招都可以用,所以在企业行为里寻找道德的影子无疑海底捞月,2010年7月14日,香江《壹周刊》爆出霸王国际旗下多款中草药洗发产品含有致癌物质二恶烷,国内各大媒体就此事反响强烈。
霸王国际特别发表声明,称所有产品均严格按照华国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之要求规范生产。
同时指出二恶烷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
谁曝光的呢?竞争对手。
这是什么,就是商战,谁是谁非无从判别。
这种行为有德吗?华国发生的奶制品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微软戴尔在华的二级工厂爆出是血汗工厂。
宝岛的富士康的“十二跳”
都是被曝光出来的典型违背人性和道德的行为。
越是成功的企业越是跨国著名企业其背后越肮脏和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