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7章张九龄与不梳头少女(第4页)

张丞相少年时代就有大志,以国家为己任,他其实是不想远离京畿的,可是在历史上,他可能和苏轼一样,是被贬、被“劝离”

京畿次数最多的名臣。

开元四年他就因为“封章直言,不协时宰”

,招致姚崇不满,去官归养。

开元十四年张说罢相,被指亲附张说,要调任外官,“不耐离愁”

的他干脆表请罢官,当然未遂,而是改任洪州都督,又转任桂州刺史、岭南道按察使。

开元十九年第三度入京后,张九龄执掌宰相权柄,可是到开元二十五年便被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他的心思,一直在帝国的中枢,可是却屡屡被打发到天南海北之地,真正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时间少之又少。

(可即便如此,外派期间仍然做过“开大庾岭”

这种功在千秋的大事。

如此苦闷、郁郁不得志的人生,可不要“尽日娇啼倚画楼”

吗?

读者觉得“娇啼”

有辱先贤,实际上这也与他《感遇》组诗中的章句相呼应: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其二)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其三)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其七)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其八)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其九)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其十)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十二)

光是这组诗里,张丞相在去职之后,就不知道长叹、忧愁、悲泣过多少回!

可是即便是哭泣,那也不是一个弱者无助的哭泣,而是为国家殚精竭虑三十余载的老臣的英雄泪!

邻舍女儿竞相笑——

当真只是邻居无知女孩子的嘲笑吗?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