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7章张九龄与不梳头少女(第3页)

大诗人们不是变态,反串都是有目的的。

张柬之的女孩诗是传统,他们当地民歌都是这个路数;骆宾王是打抱不平;朱庆馀是想从张老师那里套一套考试情况;徐志摩林长民是写着好玩,而且他俩真的好骚。

但是屈原、张九龄加上没有公布答案的那位,则是另一个路数。

《离骚》前半部分塑造了一个弃妇形象,那是个禀性高洁的美人,本与“灵修”

有约,但因美貌见嫉,被众女诋毁,从而被灵修疏远。

屈原以此来写自己与怀王间的关系,以男女喻君臣。

张九龄在《感遇》前面几首用丹橘、兰、惠、桂、竹花、珍木、凤凰、鸿雁、翠鸟来比喻君臣关系,到了这一首“汉上游女”

诗,自然不会是老头当久了,想当女孩,而依然是一首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

传统的,比喻君臣关系的诗!

他讲述着自己高尚情操和人格,不懈的功业追求,对谗佞挤兑的蔑视,对忠信被弃的不平,对李隆基——

那个他无比忠诚的君王的怨怼!

李隆基啊李隆基!

李林甫那些人,究竟是哪里好!

你非要用他来取代老夫!

还让这个文盲穿我的宰相衣服!

(李隆基:有的人(李林甫)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老夫心有不甘!

心有不甘啊!

你可知道,我直到死,都一直望着长安方向,等待着起复的消息!

可是没有!

没有!

你,终究还是忘了我!

忠贞之人总是相似的,奸人则各有各的奸。

前面那首未署名的诗,作者是谁呢?

大名鼎鼎的拗相公,“vans”

王安石是也!

看到了吧,比张九龄还要严肃古板的王安石,同样会写女子诗!

谈起王安石,就不免谈到王安石变法。

加上这个背景,再看这诗,是不是更加明了了一些呢?

王安石也是借弃妇之口,埋怨宋神宗在变法之事上“负了他”

啊!

有多少风景的描摹只是被贬一路的见闻?有多少莺燕蝴蝶的赞美只是托物言志的载体?男子作闺音,绝非只是单纯的为弃妇抒不平。

以闺音来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既符合了含蓄这一审美诉求,又表达得恰如其分!

不被皇帝赏识的士人,不正如不被丈夫所宠爱的妻子,与恋人千阻万隔的少女吗?

所以,陈成我这首看上去“小家子气”

的诗作,实则蕴含了一个深刻、沉郁的主题!

生来最不耐离愁——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