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院交锋(第3页)

寿终正寝的标志。

俄、美、法、德等国对于中国可能给予英国的新权益想当然的认为应该“一体均沾”

,对威妥玛撇开它们、在和中国的交涉中独断独行的作法大起反感。

这些国家的公使,以冷淡和观望的态度对待清政府给威妥玛的不以他为谈判对手的照会,而在威妥玛向中国发出战争威胁时,法国政府第一个表示了“关切”

俄、美、德三国自然也不甘寂寞,发表了类似的声明。

事实上他们已经开始考虑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并以此为条件,换取中国的好感和在华商务权利的扩大。

正是如此,所以才有了今天郭嵩焘张德彝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些声明。

当然,郭嵩焘和张德彝也不会想到。

是谁向众多外国报纸透露的威妥玛和柏郎在上海密谋的消息。

“大人,马车备好了。”

这时郭斌走来说道。

他早已得了郭嵩焘的吩咐,预备了马车去英国外交部。

“得,今儿个,咱们不去英国外交部衙门了!”

郭嵩焘兴奋地说道。

“那大人要去哪里?”

郭斌一愣。

问道。

“去议院!

估么着今儿个定是有好戏!”

郭嵩焘满有把握的说道。

帝国议会大厦,下院。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

它不仅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

而且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

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己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听席观看议会进程。

位于伦敦市中心区的泰晤士河畔,是19世纪中期英国最主要的哥特式建筑。

大厦建立在泰晤士河畔一个近于梯形的地段上,面向泰晤士河。

各个部分之间分段相连,形成许多内院,大厦内的主要厅堂都在建筑物的中间。

整个建筑物中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最高,高达103米,此外,97米高的钟楼也很引人注目,上有著名的“大本钟”

这座大厦的所在地原来是一座王宫,王宫建于1060年,此后不断有增建。

直到1512年亨利八世搬离之前,这里一直是王宫。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