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们已经来过,而且还要再来。
不投降就是死。
德国人。”
这个时期被英国媒体称为“齐柏林大恐慌”
。
可是,德国人所指望的这种恐惧,来使得英国人从法国退兵,那打错算盘了。
齐柏林飞艇的施虐能力,被它们固有的不利条件所抵消:齐柏林飞艇只能在最有利的天气飞行。
而且,德国总参谋长施丽芬认为,他们的比飞机飞得高的齐柏林飞艇。
是英国战斗机攻击不到的。
实际上,这些“超级武器”
完全是没有防御能力的。
追击飞机不可能达到硬式飞艇的高度,但在巨大的飞艇能高飞到安全的高度之前,它们能够轻易地用燃烧弹把它打得满是窟窿。
一点火星碰到了非常易燃的氢气,就会使飞艇变成地狱,连铝制框架都要熔化。
德国大飞艇还不能在大风中维持稳定。
1909年10月20日夜间,德国十一艘齐柏林飞艇于飞往伦敦,有三艘一去不返。
强风使它们毁灭了。
一艘飞艇丢下炸弹未获效果,被吹往法国,在那里被高射兵器的火力打落。
另一艘在皮卡迪利广场丢了一颗炸弹后。
也被吹得失去控制,在法国南部摔毁。
第三艘被阵风刮过法国森林,切断了前吊舱及其乘员。
然后它被吹往高空。
最后看到它在地中海上空失去了控制。
当时欧洲各国也有飞机,不过飞得也比较低,可以用手枪或者机关枪扫射的,有时甚至是拿砖头砸。
1908年9月的一天,一位法国驾驶员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游戏,拔出他的手枪,向一架飞过去的德国飞机射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招招手。
此后不久,双座飞机的法国观测员开始携带步枪。
但烈风和发动机的剧烈震动,大大地损害了它们的准确性。
其他观测员带了砖块去扔德国的螺旋桨——甚至去扔驾驶员。
有些观测员则用一筒筒的投箭——铅笔形的小钢箭——武装起来。
去投掷敌机飞行员。
试用小炸弹和手榴弹获得有限的成功。
那时还没有投弹瞄准器,驾驶员或观测员是在飞机边上拿着发射物用眼睛瞄准的。
没有考虑到速度或风力影响。
当时。
气球观测员用降落伞,但飞机的飞行员和他们的观测员没有用过。
飞机座舱太小,容纳不了降落伞,也没有人想到把飞机的座舱设计得大些,足以容纳它们。
如果一架损坏的飞机不能平安地滑行到地面,驾驶员往往就死在飞机残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