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战列舰又追不上它。
在1907年到1910年,中国海军一口气开工了十艘这样的怪舰。
这些战舰甲最厚,防空火力最强。
小身子,粗胳膊,像动画片里吃过菠菜的“大力水手”
。
陆军方面,宋骁飞努力发展了当时各国还不太重视坦克部队。
而且,能预知未来的宋骁飞还大力发展了各国没有的飞机空军部队。
这样一来,中国就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能海陆空立体作战的国家。
因为当时飞机的技术还很有限,经常发生事故,对于欧洲列强,协约国的总参谋部认为飞机只有有限的作用。
法国对航空的兴趣,只在少数民间运动员中持续下去,法国人认为飞行“对运动来说一切都很好,但对军队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
英国军事当局对飞机作为一种武器的威力,也同样抱怀疑态度。
德国人对飞机的军事用途有考虑,不过德国参谋长施利芬不过把飞机看作是个观察哨,在通信兵中给予空军一个无足轻重的地位。
欧洲进入战争时,德国有一百八十架适于执行观测任务的飞机,再加三百架教练机和十三只齐柏林飞艇。
法国只有一百架,英国是六十架,这些飞机不是为军用而设计的,没有武装,全都用木料和金属线制造,机翼和机身用涂上胶的布覆盖。
飞行员比飞机多,但即使如此,只有不到一百个军人懂得怎样飞行。
航空军官提出支援地面部队,屡次遭到拒绝。
当时侦察是骑兵的任务,他们抱怨说,低飞飞机发动机的喧声,使他们的马受惊了。
而且,空中观测是当时一种前所未知的技术。
大部分观测员都是炮兵和骑兵的志愿军官,但飞行员往往是应募入伍的士兵,他们在看到地上的模糊轮廓时,完全不熟悉行进中的部队、大炮装置、弹药堆集等的形状。
由于飞机设计上的原因,要准确地看出敌军集中或运动就更复杂了。
观测员从双翼飞机上俯视的视线,常被下翼挡住。
他向前看的视线,被发动机、排气管和散热器遮断。
从其他角度观测,也被使双翼牢固的支柱和金属线的骨架构造弄模糊了。
毫不奇怪,大战最初几周的航空报告几乎都是一致不准确的,在已经抱有怀疑的指挥官眼中,这对缺乏经验的空军是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的。
而德国的空战任务,主要还是由齐柏林飞艇来执行的。
当时空战的效果很有限。
德国齐柏林飞艇于1909年1月开始空袭伦敦,但只取得零星的战果。
它们的任务是飞临英国大城市和投弹。
企图迫使英国政府把部队和武器撤离法国,以保卫英国。
伦敦在5月31日夜间,还遭到林纳茨上尉指挥的lz—38飞艇的第一次轰炸。
探照灯不能照到飞很高的飞艇。
德国炸弹使伦敦七人丧生和三十人受伤。
还破坏了一些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建筑物。
林纳茨在前一次进攻中,他没有能够飞到首都。
袭击者丢下了一张纸片警告说:“你们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