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同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个插曲一般,剩下的依然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从哪里到哪里来,从那里去到哪里去,按部就班。
当然这一次也算是一次不小的奇遇,其收获也是非常大,虽然是曾耽搁了一段时间,但却是瑕不掩瑜。
每个人都有收获,且都不小,特别是林易更是一番香艳之旅,如同楚王梦巫山神女一般,在洛神的帮助下,不仅是找到了这丢失已久的玉匣,更是真正地得到了这玉玺和玉匣这一对宝物的认可。
虽然他现在的修为,还不能真正操控这一对宝物,甚至是连其中的神奇之处都没有发现,但是他相信,迟早有一天,这一对宝物成为他手中纵横天下的利器。
有了这锦鲤王李根,姚大等人也懒得看上他那些子子孙孙了,因为自然是放了她们一条生路。
他们继续走水路,顺着黄河东南方直下。
这一路速度极快,半日时间不到,他们就过了这荥阳郡,黄河已经开始转道东北方向而去,经齐鲁之地入海。
林易等人不得不弃舟山岸,该走旱路。
若是能连黄入淮,开凿出这一段运河,这一路南去的水运就畅通无阻,漕运自然而然就兴盛起来。
林易心中是无比感叹道。
他只所以走这一道水路,其中也是有这实地查看这一路地形地貌的私心。
他心中是早有了要开凿这一段运河的意思,要把那后世畅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提前200多年,所欠的只是那无数的人力和财力。
后世人提到大运河,首先想到的是隋唐大运河。
还有那暴君隋炀帝杨广。
但是这京杭大运河是早在了春秋时期就有了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
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
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
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
同时。
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虽然现在的经济政治中心。
仍然还是在北方黄河流域,但是林易早已觉得开凿畅通南北的运河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