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
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
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
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随之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
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
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
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
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
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
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
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
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
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
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
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
。
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
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
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
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