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有:“窦燕山。
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
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
后来成为吉祥图案。
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窦燕山。
原名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
家道昌盛。
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
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
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
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
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
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
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
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
然后就逃跑了。
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
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
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