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
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
天不享殷,乃今有成。
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
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
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
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
营周居于雒邑而後去。
纵马於华山之阳,放牛於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武王已克殷,後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
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
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武王病。
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
後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以微子开代殷後,国於宋。
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晋唐叔得嘉穀,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
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
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
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
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作召诰、洛诰。
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
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
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於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
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
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