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洞口周围长着许多灌木小树,和其他地方差不多。
从远处也发现不了洞口。
就算发现了这个洞口,一般的人也无法爬上这五十多米的峭壁,而且,这盆地也几乎没人过来。
来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
从洞口进去,顺着地道上上下下地走过约两千多米,再出来时,便是云量山的半山腰了。
出得洞来。
眼前便是一片白茫茫的浓雾,能见度不超过五米。
沿着山壁,有一条两尺来宽的小道,紧贴在山壁上伸向浓雾深处。
在可见的范围内,能看到这小道上面斜着向外,上面竟然超过了小道外侧。
而小道外侧也是悬空伸出来的。
就如同是一个倒立着的圆锥上,用刀子硬生生地刻出一条缝一般。
幸亏斜度不大,百米高延伸出两米多的样子。
要不然,只怕整天早就倒了。
整天虽然没倒,可这边缘却是长年累月在迎着风雨。
只怕早风化了。
走在这条小道上,不知什么时候便有可能因风化的山石崩塌而掉入千多米深的山底。
沿着这条小道,蜿蜒着斜向上,贴紧峭壁再行近千米,又钻入了一个山洞里。
这次的山洞不长,只有十多米,就如古代城门的门洞一般,只是没那么雄伟,没那么高大。
出了山洞,才发现又进入了另一层世界。
外层浓雾翻滚,却是进不来,里面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浓雾边缘处,在一道十多米高的石墙,绕着山壁,如同城墙,又如同卷着的帽沿儿。
此时看山,却是向内倾斜了,越往上越小,如同正放着的圆锥。
也不知这些奇妙的形状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做成的。
要是天然的,那也实在是太巧妙了。
若是人造的,那这位制造者的能耐可不小,说不定就是古修大能!
越往上,坡度越缓,种有许多竹林、树木、花草。
慢慢地便有了一些房子,用竹、木、石等材料做成的,就地取材。
再往上,竟然出现了起伏,形成了一些微型山谷和山峰,出现了很多平地。
最上面,是一块巨大的坪地,约有近百亩。
此处明显是经过人工的平整,房子也有规则地分布着。
正中有一个大广场,广场北面是一座大殿。
这里便是古武门派‘云量门’的老巢!
明天是二月初二,门派大比。
各系各脉的弟子们都在加紧备战,外去历练的弟子,在过年的时候回来了,便没再出去,要等大比之后才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