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六章融金(第2页)

十一月陷青溪,十二月陷睦、歙二州。

南陷衢,杀郡守彭汝方;北掠新城、桐庐、富阳诸县,进逼杭州。”

说到这里,韩肖胄两颊肌肉微微抽动,露出了不忍之色:“这妖贼凡得官吏,必断脔支体,探其肺肠,或熬以膏油,丛镝乱射,备尽楚毒,以偿怨心。

若不将其寸断族灭,如何恢复世道人心!”

“相公所言甚是!”

周平应了一声,心中却多有不以为然,那些被杀的官吏估计平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被方腊所杀也是得了报应,只不过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凑巧了,希望能尽快平定江南,不要耽搁了征辽大业。

杭州。

古名余杭、富春,春秋为越国之西境,后属楚。

秦汉并属会稽郡。

后汉顺帝以后,属吴郡。

三国吴分置东安郡治富春,寻罢。

晋属吴兴及吴郡。

宋、齐、梁因之侯景尝以钱唐为临江郡,富阳为富春郡。

陈置钱唐郡。

隋平陈,废郡置杭州州初治余杭。

开皇十年,移治钱塘。

炀帝大业三年,改曰余杭郡。

唐复为杭州。

天宝初,曰余杭郡。

乾元初,复曰杭州。

其地位于钱塘江入海处,大运河的末端。

在隋以前,两浙,尤其是浙东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其实是会稽山脉的越州(又名会稽,即今天的绍兴),但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掘和杭嘉湖大平原的开发,两浙的经济中心逐渐向杭州迁徙,尤其是唐末五代的钱婆留建立的吴越政权建都杭州后,一面修建杭州城墙、一面通过圩田和海堤开发多为沼泽地的杭嘉湖平原,使得杭州逐渐成为了整个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进入北宋后,由于原本的关中、山西等传统北方经济中心受到战争和生态的破坏,经济中心向东南移动,定都汴京的北宋政府更是仰仗于江淮、江南的财赋。

也无怪乎当时有“国之司命,系于东南”

的说法。

柳三变的名词《望海潮》中的名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描绘的便是当时杭州的繁荣景象。

但宣和二年十二月底的杭州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往日繁荣的武林门外、西子湖旁早已没有了“钓叟莲娃”

,更不要说“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的豪客。

除了道路两旁四处遗落的尸首之外,便是成群结队头裹帛巾手持刀枪的摩尼教徒,满是萧索气象。

而杭州制置使府衙门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往日衙门门前的衙役和弓手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结队头裹帛巾的百姓。

在衙门前有一具用毛竹临时搭乘的高台,高台上跪着十多个衣衫破烂的男子,从他们身上的袍服来看,他们不久前还是朝廷的官吏。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