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入得城来,市井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酒香。
夏巴山鼻子嗅嗅,咂了咂嘴:“此乃宜宾陈氏‘杂粮酒’,以大豆、大米、高粱、糯米和荞子五种粮食酿制而成,端的是香气悠久,滋味醇厚,入口甘美清爽至极啊。”
前面大油樟树下探出酒幌,是一家老字号客栈。
苗堂主下马说道:“大家一路车马劳顿,在这里稍作歇息,就此换船沿川江下去便可直抵巴东了。”
打发走马车后,他吩咐随从前去城东江边码头雇船,顺便将马匹就地卖掉,自己则带着夏巴山和莫残走进了客栈大堂落座。
这时外面有摇铃声渐至,夏巴山指给莫残看:“这就是铃医的串铃声,又叫‘虎撑’,是走方郎中的招牌。”
那人是个布衣灰袍的清瘦老者,身背药箱手摇串铃,持黑字白旗招牌,招牌上写着“祖传秘方,祝由十三科”
,旁边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铃医摇铃是有行规的,放在胸前摇动,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的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则表示医术非常高明。”
夏巴山解释说。
莫残望过去,那老者摇铃过顶,于是说道:“他的医术一定是很高明了。”
“也不一定,江湖上滥竽充数者不乏其人。”
夏巴山不屑道。
不多时,苗堂主派去的随从回来了,禀告说:“堂主,船已雇好,明天一早出发,可以直达巴东。”
“嗯,看来只有明早再动身了,去要两间上好的客房,今晚就住在这家客栈。”
苗堂主吩咐道。
“是,堂主。”
那人应道。
小二捧上两三坛子酒过来,殷勤地说道:“客官不是本地人吧,这是本地方有名的‘杂粮酒’,由五种粮食酿造而成,凡过往商客无不饮此酒,客官要不要尝尝?”
“久闻叙州‘杂粮酒’大名,今天便好好的痛饮一番,也不枉此行了。”
苗堂主拍开泥封,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
“好酒。”
众人皆口赞道。
夏巴山深吸一口气,迫不及待的端起碗一饮而尽,不住的咂嘴,闭上眼睛似在无穷回味一般。
莫残不会饮酒,独自吃饱了饭坐在一边,看着无趣,便起身说去外面街上转转,夏巴山叮嘱他别走远,早点回来。
暮se降临,街上人来人往,空气中飘来阵阵麻辣香气,那是本地有名小吃“叙府燃面”
的摊子,面条se泽松散红亮、麻辣相间,油重无水,遇火即燃,故称“燃面”
。
莫残无心赏景,目光四处望去,想寻找方才街上经过的老铃医。
大街拐角处,他看见了那老者和小女孩正坐在一面摊前吃面,桌旁立着布招牌,药箱搁在脚旁。
莫残一般不善与陌生人交往,走到跟前正踌躇着如何开口时,正巧老者放下碗筷抬起头,目光与莫残不期而遇。
老者凝视着莫残,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异,说道:“这位小兄弟的皮坎肩很是别致,是兔毛的么?”
“我也不晓得。”
莫残摇了摇头。
“可否借老夫一观?”
老者和善的微笑着。
莫残脱下坎肩递了过去。
老者捧着坎肩翻来覆去的看着,手扒拉着柔软的灰毛,又送至鼻子下闻了闻,面se越来越凝重,最后开口道:“你这坎肩是在哪儿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