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制度(第2页)

就连王画这一次为了转移百姓,也冒牌打了太平公主的旗号。

好使唤,即使是假的,可那一个官员敢前去盘问。

扶持了李隆基,也许还有一个开元盛世,扶持了太平公主,什么世也没有。

王画只是将道理简单地说了一遍。

朱仝也没有吭声。

无论是太平公主,还是李隆基,这两个人都是一个吃人不啃骨头的主儿。

站在王画的立场,最好保持中立,反正九州鼎器一成,都是要离开唐朝,没有必要趟这个混水儿。

不过他说了一句自己心中的疑问,他问道:“我有点儿弄不懂,你说皇权是国家最大的危害,为什么皇权最弱的时候,却是国家最危机的时候?”

看一看史书,东汉外戚专政,宦官当权,或者李显的示弱,或者李旦打太极,打到最后为了平衡,给了李隆基最大的虚权,不得不给太平公主最大的实权,维持着朝堂运转,皇帝的威权都是最虚弱的时候。

王画说道:“朱先生,此言错矣。

皇权为什么虚弱?是他们自己没有把握住。

但无论是什么形式,是不是还在继续围绕着皇权运转?”

但他说到这里,灵机一动。

实际上自己也陷入一个误会,中原百姓受到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皇权思想深植人心。

可是大洋洲呢?现在还以中原百姓为主,但他们都是贫困百姓,受的影响不大。

自己呢,也培养几年议商的政治体系。

这是一块空白地带。

自己想画方,也可以画方。

想画圆难度也不大。

以前考虑到中原百姓,现在反正已经放弃了,也就没有必要考虑中原百姓。

自己十分年青,在这几十年内,只要将这幅图画画得十分美丽,深入人心,也可以返回头,影响中原百姓。

于是一套成熟的政治制度在他心中形成。

他对朱仝说了出来,朱仝想了一会儿,觉得十分好,但说了两个环节:“第一有能力者,时任短。

第二媚于民。”

“人才不缺,也从来不缺人才。

在人才与一套能安全过渡几百年,上千年的制度面前,这点损失还是值得的。

至于媚于民,我正希望这样的。

朱先生,你别以为他们为了自己,会不顾国家整体的利益,求助百姓,鼠目寸光,损害国家。

实际上他们最后大多数还继续愚昧百姓。

但这样一来,百姓发言机会增大,百姓有了一点儿当家作主的感受,反叛等情况就会减少。

或者制度是死的,但不会几十年,两三百年国家换变,朝代更替,百姓兴苦,百姓亡苦。

所以说能以一人治天下,不能以天下供一人。”

王画也不能说得没有道理。

但朱仝感到心中的压力,好与坏,因为他先离开西北,也成为大洋洲第一个首相,当然,也是他所希望的,但他自己身体的担子太重了。

这一次两人的会谈,影响深远。

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在意。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