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纱衣上(第2页)

另外就是河南出产的少量花瓷,也就是从唐三彩技术上发展的釉下彩。

不过估计将清明的粉彩瓷、珐琅瓷、斗彩瓷,王画随便带过去一件,会让所有烧制彩瓷的师傅们,羞愧得钻进地缝里。

当然,王画并没有对他们嘲笑。

就象现在看大家使用竹筹计算数学,是多么可笑。

可从无到有,这一步步走来,是需要多么大的智慧!

没有了唐朝技术的沉淀,也就没有了五代瓷的发展,更没有了宋瓷的繁荣,就不要说元青花了,直到明清瓷的大成!

但改革烧瓷技术。

可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是土质,最好的土质配方,使用高岭土加瓷石以及少量的温润土,这也是景德镇瓷器瓷胎的主要组成土质。

不过王画并没有打算使用这种土质配方。

他是准备从宋瓷烧起,一步步将烧瓷技术改良。

还有一个基础,他前世兴起的古玩爱好,使得仿古工艺的兴起,对此他曾经钻研过很长时间,有一定的基础。

现在有了这条件,他也想将中国历史上所有有名的瓷器全部烧出来!

当然这也是他一个梦想,想要实现是很艰难的。

然后还要改良打浆效率与速度。

提高控制窑温,瓷坯装匣技术的改良,以及对窑炉的改造。

说起来容易,可实际上每烧一种瓷器,都需要不同的工具、窑炉以及不同的方法。

可相比这些,后面的技术更难。

首先就是土质,不同的土质将会烧出不同的瓷胎。

如景德镇瓷器使用高岭土与瓷石,磁州窑使用的主要是白土、白碱、青土等。

自然,这些泥土不一定只有这些地方才使,就象高岭土,全世界各地都有,只是土质的优良与否。

现在王画面对这个问题有点为难。

首先巩县未必有他所需要的土质,就是有,自己还要辨认出来。

现在没有科学仪器,即使有的土质从外观上十分相似,但未必就是他所需要的土质。

外观相似,里面所含的化学成份却不一定会相似,那么烧制出来的瓷胎必然大不相同。

王画使用了一个土办法。

我不在巩县找,而跑到那些窑址处找这些泥土,回来后试验。

虽然增加了成本,可也增加了成功率。

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成本增加,也有借口出售了个好价格。

同时也因为他四处寻找泥土,配方不容易被人得到。

在这里,王画没有打算傻呼呼地将所有配方公布。

特别是这两次洛阳之行,让他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单薄。

虽然自己打算远离政治中心,可手中的钱多到一定地步,这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所在。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