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爷一惊,昨天的担心还是发生了。
于是换了一身布衣,带了一个贴身随从去了林赵村。
来到了林风家门前,见整个茅草屋全部倒塌,摆在眼前的是一片废墟,家里的一些摆设,已是面目全非。
老爷看了,心里感到一阵凄凉,对着随从说:“你把这些记录在案!”
“是!”
随从立即拿出纸笔,对受灾情况做着详细记录。
然后,老爷去了林赵村所辖的广阔田地,对全村各家各户,所耕种的田地一一进行暗查,村里的百姓裹着布头巾,依然扛着耒耜,穿行在田间地头,干着农活。
时不时地与百姓们攀谈,叙说着家常,了解各家的实际情况,并相互交流着耕种的经验和技术。
当时看着赵大婶哭着,听到林风说了一句有办法,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并让丈夫带着林风,来到自家田里去看看,林风随着赵大叔,凤娥和娘也跟在后面,来到了田地,四十亩地很分散,赵大叔将自家地,一块一块的指给了林风。
林风看了所有的田地,只见四十亩地只有十五亩在平地上,与自家的田地状况相仿,剩余的田地中,有十亩是在丘陵上,田势不仅高,地也不平整,还有十五亩在山中,土质刚硬,要想三天耕种完毕,还有些难度。
怎么办?耕种土壤和地理环境不同,只有采用多种耕种方式进行。
林风在昨天,通过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充分回顾了我国发达的农耕文化和历史,了解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林风决定,运用科技和历史知识,因地制宜地制作出适用的农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耕作技术,能够让农作物长势旺盛,五谷丰收。
想到这里,林风于是,对这三种不同田地的土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最后,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赵大叔!
您能够再借一头牛吗?”
林风对着赵富生说。
赵富生想了想,说:“村里张大伯家,倒是有一头牛!
不过,他一般不借给别人!”
“娥儿她爹啊!
你去求求张大伯,不管他老人家,有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他!”
凤娥娘说。
“那个张大爷,怎样才肯借呢?赵大叔,您去说说好话,只要他借给我们耕牛,我们可以去帮他家忙啊!
您就辛苦跑一趟!”
林风也说。
“好!
那我去啦!
但愿张大伯能够答应!”
赵富生说完,就赶紧来到张大伯家。
“娥儿她爹呀!
快去快回呀!”
凤娥娘大声说。
“林风呀!
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