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四节(第2页)

这可是美国最高档、最硬的牌子呀!

打电话找公司修理,服务依然是那么面面俱到。

但是,修理工告诉我,现在的东西,不可能有40年前的质量。

被换下来的旧门,门框核心是好钢,外表是优质的实木,结实沉重,特别有气派。

现在的门,中间是薄薄一层铝合金,外表是一层贴膜,特别是纱窗门,和旧门相比,就像窗户纸一样弱不禁风。

为什么?因为管理层要削减成本。

哪怕是这种名牌,也不得不偷工减料。

要买好门,只有通过特别供货商以两三倍的价格订购德国的实木产品。

另一次买家具,家具店的总经理绘声绘se地向我们描述了一家最流行的家具品牌的经营模式:一套四椅餐桌400美元,消费者看了这个低价格肯定震撼。

于是这家公司去找制造商:你能按照这个价格给我制造出漂漂亮亮的东西吗?最终,谁能满足这种需求谁就赢。

那些处心积虑地在研究制造最优质餐桌的,则被市场所淘汰。

管理应该受到重视,但这种管理,把市场逻辑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短期内确实压倒了竞争对手,逼着大家都走这条路。

但是,长期的后果,是在国际竞争中失利。

当美国的汽车业被ri本打败时,管理jing英们找借口说:ri本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其实,ri本是比美国老龄化严重得多的高收入社会,企业福利负担并不小。

有人分析ri本在美国的汽车厂家,那里的员工收入仅比美国同行少一点点,但主要还是因为ri本厂家的所在地生活费用便宜。

另外,ri本这些厂家继续了ri本终身雇佣的习惯,经济萧条时很少解雇人,让无所事事的员工拿着工资帮助当地zhengfu在公园搞绿化和清洁卫生。

就这样还是照样打败美国车。

结论是,长期优化“管理”

的结果,使美国汽车业已经生产不出er有一句名言:“美国被管理过度,被领导不足。”

《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ranaforoohar也指出,对管理的迷信绝不限于企业界。

从1961到1968年,哈佛商学院出身、并领导过福特汽车的麦克纳马拉出任国防部长。

这位管理奇才和他在福特时的那些“神童”

(whizkids)用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对美国空军进行了科学改造,比如制定了最为优化的轰炸机飞行程序等等。

在肯尼迪治下,这些人代表着最为聪明的大脑对国家的管理。

但是,也正是这些人,把美国拖进了越战的灾难。

无独有偶,2000年布什赢得总统大选时,美国人称白宫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mba总统。

而第一个mba总统八年的政绩,就是把美国从一个“世界帝国”

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病夫。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