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旁记得张逸在王旁离开陈州时候的作业,趁着闲暇走访店铺,漕运码头,对酒盐茶等物知其源,才知道广南也是重要的盐地。
这盐印象中不是禁管之物吗?但北宋不全是这样。
朝廷对商人一般性贸易活动基本上是放任的。
即使是禁榷专卖商品,也不是完全绝对地排斥商人买卖,主要采取官府和商人合作共营的方式,商人参与经营,因而使宋代不少茶商、盐商和交引商等成为豪富巨贾。
官府购买各种物品,主要是同各种商业行会打交道,这行会一是征收商税,二是实行科配,还要协助官府检查官物的质量。
当旬(季度)的最后一天王旁到开封府来这‘时估’。
见司录司把各行会应役的行户招集起来,与司录司官员一同商定下旬供纳物品的价格。
然后制定下一旬物价。
这下王旁明白了,张逸还有行会及官府的消息,而张逸又是丐帮的“团头”
。
既有一手消息,又有参与定价权。
而张逸更擅长的就是“见端知末”
。
按说这个团头想要什么消息简直灵通,就是没有月下的消息。
而此时王旁又被一景触动恨不得马上离开汴京。
时逢七月初七,仁宗讲进宫所来摩合罗的分赐给王孙贵族及其大臣,这摩合罗有的下面安装上 雕木彩装栏座 ,用红纱碧笼 作个罩子,装饰上金银珠宝。
还有那巧儿,乃是做的细腻的泥娃娃,竟是穿上男服或女服,亦装饰金银珠宝更显奢华。
王旁虽无官职却也得到御赐,竟是一对巧儿,偏偏又让他想起月下。
此时的张载,正在属永姓军路的丹州做县令,王旁决定到丹州之前绕个路。
先去汾州以狄青骨灰带回安葬,顺便寻下梁月下。
丹州属永兴西路,此地从北魏起至宋代素宜川有“北大门”
之称,因岩石重叠高入云端而得名。
此地距仁宗康定元年 延州之战的延州只有二百来里路。
王旁此行可谓千里迢迢,汴京到丹州正是千里之遥, 计算完了路程,王旁更希望快点见到张载,了解那穿古越今之术。
这要是开车,大概十几个小时也就到了。
不过想想即使开车来,没有高速也得走上整一天。
这要是普通人起马,要走上小一个月。
考虑到陆慎言未走过这么远,况且陈州“家”
中也需要人,王旁遣陆慎言回陈州去等消息。
想到安排何里钵继续开封府做事,何里钵说什么都不干,王旁一个去这么远大家也都不放心,见何里钵如老大哥般,有他照顾同行到也好。
王旁,何里钵二人绕路汾州,走西河狄青故乡,寻狄青故人将狄青将军骨灰安葬。
问月下消息无人知晓。
王旁有些失望。
处理妥当狄青身后事便向丹州而去。
一路山路越发难走,二人七月初八出发,到达丹州云岩县,已是八月十五前后。
进了县城打听县衙所在,到县衙门口,见并唯有衙役当班,县衙门打开,县衙内大堂前的空地上,摆了好几桌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