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知”
心想。
想要安身立命,就要学会明哲保身。
自己翅膀还没硬,若再有意外则还会牵连其他。
他等着仁宗继续问,去见仁宗叹口气说到“害狄大人之事,是本官家之错造成。”
王旁一听就是一愣,这皇上自己承认错倒是第一回听说。
“圣上何处此言?”
王旁不解的问。
仁宗叹了口气说道“狄青能顺利讨平侬智高,除了自身善于用兵,朕便将指挥大权授予了他,后又破例行事,独任狄青全权负责岭南军事。
在狄青征南凯旋而归不到一个月,更是力排众议,升其为枢密使。
”
王旁听此言说到:“圣上知人善认,是圣上英明,怎么说是害了狄大人?”
仁宗摇摇头:“ 拜狄青为枢密使时,朝野舆论大哗。
其原因之一是升迁的速度过快,二则是以武人的身份擢升为枢密使。
这两条均与赵宋的祖宗家法相左,完全违背了太祖立国以来防制武人的国策。
也正因此才导致被众人排挤狄青。”
王旁听言心中感慨,即为狄青之死悲哀,有暗自赞叹难怪世人称今皇上为“仁”
宗。
他见仁宗神色一丝哀伤。
便说到:“狄大人已然去世,再或追究或圣上自责也无益,圣上仁德自会天下太平。”
仁宗说道:“狄青之死并非他一个人的悲哀。”
静了一下,仁宗又说道:“我听闻你请奏龙湖剿匪?”
王旁答道:“臣愿剿匪一是为狄大人洗冤,二来也是为了朝廷尽忠。”
仁宗说道:“今日听仲针有言关于邸报之事,我已命沈括回京专责此事。
这又是你的建议。
朕自有封赏。
现你又请奏剿匪,唉,王旁,朕爱惜你才华,有狄青前车之鉴,况你年纪尚轻,不可派与你兵去剿匪,你可有不满之心?”
王旁听此言说道:“圣上,若不是龙湖匪猖獗,我本有心辞官好好回去潜心游历,增闻见识。”
仁宗叹道:“难得你小小年纪能如此沉稳,朕意罢了你修职郎,再与你挂职‘开封府录参军事’。
你且听好,只是暂挂辞职,御赐你金牌去督促陈州剿匪。
有此挂职不在县令之下,金牌可督促州县官员。
暂可包你免受前番之难。”
王旁似懂非懂,仁宗见他茫然,说道:“剿匪岂是一日之事,此番你再出京可不受约束,有机会剿匪要少杀人损兵,进来诱使匪兵投降。
剿匪若成功,日后慢慢封赏,若不成你年纪尚幼,只是督促协助,也与你无损你且权当磨砺。”
王旁心下感动仁宗想的周到,自己朝中立足尚难,即便带兵能服他的也少,更何况如果州城府县不配合,自己去了也是找死。
除剿匪,还要寻月下。
仁宗此想再好不过了。
他叩头谢过了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