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刚才,就在刚才,默克.斯坦威惊喜地听到了“艺术之光”
的低音声部那完美的鸣响!
他甚至能够感觉得到,那反应灵敏的槌头有力的敲击在粗粗的钢弦上发出的基音,在jing心挑选的红彬木板材构成的巨大共鸣箱体里产生的共鸣。
那声音是如此敦实,简直是他听到的最美妙的低音!
“他应该成为斯坦威的终身艺术家,能够让艺术之光发出这种声音的人,他是第一个!”
默克.斯坦威面带兴奋,看着那些评委,他相信,那些人也会给出一个足以让基辛获得冠军的分数的!
毕竟,基辛的成就也在那儿摆着,再加上这么jing彩的演奏,默克.斯坦威实在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基辛拿这个冠军。
事实上,按照之前的预计。
默克.斯坦威也是将基辛列为最有希望获得冠军的人选的,现在看来,自己之前的预料果然不错。
基辛的演奏并没有结束,接下来,他开始了第三首作品的演奏。
双手落下的瞬间,就没有一刻的停歇,一连串沉重的附点节奏,让他的身体也做出了巨大的动作!
而那熟悉的旋律甫一响起,就让全场的乐迷瞬间兴奋了起来!
“拉三,这是拉三啊!”
一位俄罗斯乐迷近乎疯狂的说道,看着基辛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没错,基辛的第三首参赛曲目,正是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作品”
的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inor,op.30!
这首d小调的钢琴协奏曲,作于1908年,然而整整经过了一年,俄罗斯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才完成初稿,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西里尔.史密斯(cyril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
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
。
1909年11月,拉赫马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
,以比喻其庞大与沉重。
从各方面看来“拉三”
都是作曲家的代表作“拉二”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延伸,但前者的演奏难度显然大大超过了后者!
当然,作为大师杯的比赛曲目,“拉三”
有些长了些,基辛不可能完整地将整首协奏曲演奏下来,他所节选的,是难度最高的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d小调,奏鸣曲式。
双臂有力地扬起又落下,一个个沉重有力的和弦,组成了带有浓重英雄主义se彩的旋律,强有力的切分节奏,透着一股无比刚毅的信念!
(未完待续,如yu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
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