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记重和弦,骤然响起。
斯坦威“艺术之光”
发出洪亮而巨大的鸣响,浓重的金属声如同记记重锤,敲击在人们的心头!
升d小调练习曲,是斯克里亚宾最著名的钢琴练习曲之一,充满了浓重的俄罗斯英雄主义se彩,其左手的重音犹为突出。
有着“雷神左手”
之称的,著名的已故俄罗斯钢琴家霍洛维茨晚年的时候最喜欢演奏这首钢琴曲,莫斯科国家大剧院中,他曾经多次奏响起这首练习曲,到了曲子结束的地方,霍洛维茨的动作看上去更像是敲击!
那纯粹、沉重的重音让许多乐迷听得如痴如醉!
而现在,年轻一代的著名俄罗斯钢琴家基辛,又再一次在全球乐迷瞩目的斯坦威音乐厅里,奏响了这首著名的练习曲!
舞台上方,明亮的大吊灯的照she下,基辛的双手在钢琴前激情四she地起落着,特别是左手,每一次的触键都是那么有力,那浓重悲情的se彩听得许多人心头巨震!
“这才是真正的钢琴艺术,这才是真正能够震撼人心的音乐啊!”
听着基辛的演奏,伊斯托明感慨地说道。
他也是一位偏爱俄罗斯音乐作品的钢琴家。
无论是拉赫马尼诺夫还是斯克里亚宾的作品,他都十分欣赏,如果说之前伊斯托明还一直认为,演奏这些作品最经典的人是伟大的霍洛维茨的话,那么现在伊斯托明则更加看重这个年轻的俄罗斯钢琴家!
之前虽然也曾经听过基辛的cd和视频,但却远不如现在亲眼看到的这么震撼!
那种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感觉,深深地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其他的评委也和伊斯托明如出一辙。
如果说上午瓦洛多斯的演出是用技巧征服他们的话,那此刻基辛的演奏,却是真正用琴声、用旋律打动了他们!
双手在琴键上起伏的力度越来越大,手型基本上是扁平的,虽然这样的手型在传统学院派的角度上来讲并不是很正确的,但此刻却没有一个人认为基辛的手型有问题,并不是因为基辛是出se的钢琴家的缘故,而是他们知道,这正是已故的“雷神左手”
霍洛维茨演奏这首作品的习惯手型,而众多钢琴家的实践也证明,这种手型正是最适合演奏这首作品的手型。
因为升d小调练习曲大部分都是由和弦组成的,虽然也有短暂的旋律,但却都是作为经过和装饰的华彩,特别是左手部分不时突起的八度音,更是完完全全的连续和弦。
演奏这样的作品,要双手保持像“握一个鸡蛋”
那样的动作,是根本不现实的。
事实上,“握一个鸡蛋”
的说法,虽然是许多钢琴老师告诉初学者的“不二法则”
,但真正从技巧的层次去理解,这种状态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感觉”
。
而并不是真的去“抓”
住一个鸡蛋。
这种感觉是什么呢?就是手心“空”
的感觉,是双手从掌关节开始,时刻保持弧线的感觉。
就算是演奏跨度很大的八度和弦,手型看上去已经完全“扁平”
,但心里的感觉却仍然是“空”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