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1 初谏(第3页)

“那就好,你也知道三弟是个坏胚子,不值得你喜欢。”

长孙凝谆谆叮嘱道。

长孙况翻白眼,窦旖那种遭人夺爱的神情骗不了人,自小被人抢了心爱的东西时,她就是这副神态。

翳翳的东方已泛起鱼肚白,幽暗不明的天际绽出几道蒙蒙亮的稀疏光点,之后,一阵清风忽起,那微曦的光点在转眼间绚出成千道金丝红线,赫然扫淡半天星辰。

长孙凛正等候在两仪殿上,他四更就被长孙无忌叫起了床,跟着他赶在五更之前来到皇宫。

此时朝廷重臣均在太极殿里议事,他则被一个小太监领到了两仪殿等候。

退朝之后,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等几位近臣回便殿议事。

刚才的朝会中,李世民大大犒赏了此次远征突厥的将帅们,加授李靖左光禄大夫,李世绩辅国大将军,柴绍镇军大将军,薛万彻右武卫大将军,其他各将也论功行赏。

李世民坐在两仪殿宽大的宝座上,各官重新参拜完毕,讨论下一步工作。

太宗斜睨了一眼长孙凛,这小子站在这些平均年龄已过不惑的大臣中,显得及其鹤立鸡群。

大臣们对身边多出一个毛头小子倒也不觉奇怪,长孙凛在战场上立了大功,而且又是皇后的侄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看好他。

李靖虽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叱咤风云,但却性情沉厚,不善言语。

他此次虽然功劳甚大,理应得到嘉奖,但却有人心中不爽。

御史大夫萧瑀近前奏道:

“李靖目无皇上,持军无律,纵士大掠,散失奇宝。

攻下定襄、碛口等地,竟然没见他带回什么战利品献给圣上。

臣恐其自以为功高,甚至连圣上皆不放在眼里。”

李靖也坐在旁边,太宗寒着脸问他:“萧瑀所奏,果有此事?”

李靖也不愿分辨,只是离座伏地顿首,一言不发,算是默认了此事。

无论在灵州军营还是战场上,李靖对长孙凛都颇多照顾,长孙凛也心悦诚服,敬其乃是一名光明磊落、足智多谋的大将军,萧瑀这般劾奏,长孙凛心中甚是不快,一脸不悦的撇撇嘴。

太宗居高临下,一眼看到了长孙凛的表情,他便问道:“长孙三郎,你也刚从边塞回来,萧瑀所奏,你有何建议?”

长孙无忌怕自己儿子卷入朝政纠纷当中,正欲上前替他说话,长孙凛却是抢前一步大声说道:

“皇上,自古以来,只有开国之君诛杀功臣,灭国之君为功臣所陷,不曾听说过盛世明君有功高震主之说。

李将军自开唐以来屡建奇功,进则尽忠,退则思过。

此次远征突厥,以少数伤亡的代价,活捉颉利,消灭厥。

就算李将军之功不比伍子胥范蠡,但只要有他在大唐的一日,相信突厥要想东山再起也要掂量掂量他们能不能过李靖这一关。

皇上若是将这样的忠臣怪罪,只有大唐的敌人才会高兴。”

“乳臭未干小儿,懂个甚理?!”

萧瑀见自己的上奏被长孙凛反驳,心中甚是不快。

“正因为这些道理连我这样的小儿都知晓,天下的百姓怎能不知?若是因为没有得到战利品而怪罪李将军,那么皇上不怕天下百姓笑你胸怀和度量太小,以后还有谁会为大唐上场拚死杀敌呢?”

长孙凛可不是吃素的,他继续进谏道。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