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曾国藩抚须大笑,对李文安道:"
李兄好福气!
此子他日必成大器。
"
说着取来案头新得的《朱子语类》相赠。
临别时,少年捧着书册再三拜谢。
望着父子二人远去的背影,曾国藩对夫人感叹:"
此子器宇非凡,他日或可传我衣钵。
"
此次李鸿章来祁门所为何事?曾国藩放下笔,沉声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材挺拔、面容俊朗的年轻人踏入帐内,虽衣衫单薄,却仍保持着读书人的儒雅气度。
他上前一步,深深一揖:“晚生李鸿章,拜见曾大人。”
曾国藩细细打量着他,见他眉宇间虽有疲惫,却仍透着锐气,心中暗自点头。
他缓缓道:“少荃(李鸿章字),你不在家乡办团练,怎会来此?”
李鸿章苦笑一声,道:“庐州已陷,家父殉国,晚生辗转流离,听闻大人驻军祁门,特来投奔。”
曾国藩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既如此,你便留下吧。”
李鸿章被安排在曾国藩的幕府中,参与军务。
他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学,必能迅速崭露头角,然而,曾国藩对他的要求却极为严格。
湘军每日卯时(清晨五点)点卯操练,李鸿章初来乍到,仍保留着文人晚起的习惯。
第一日,他睡过了头,匆匆赶到校场时,全军已操练完毕。
曾国藩站在高台上,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未发一言。
第二日,李鸿章勉强早起,却仍是最后一个到场。
曾国藩依旧沉默。
第三日,李鸿章终于按时抵达,却发现全军肃立,曾国藩负手而立,目光如炬。
“少荃。”
曾国藩沉声道。
李鸿章心头一紧,拱手道:“学生在。”
“湘军军纪,不可废弛。
你既入我军中,便须守我军规。”
,曾国藩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鸿章面红耳赤,低头道:“学生知错。”
“明日若再迟,军法处置。”
李鸿章心头一震,深深一揖:“学生谨记。”
自此,李鸿章再不敢懈怠,每日天未亮便起身,跟随湘军操练。
一日深夜,曾国藩仍在灯下批阅文书,李鸿章奉命整理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