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 侥幸过关(第3页)

只是因为后世某国的修史立场要求“凡是农民起义都是好的”

这一大基调,才在90年代以前的历史书上给“六镇兵变”

一刀切地披上了正面的外衣。

而坚持反面史观的大师们诸如陈寅恪等,也早早地住牛棚被斗死了。

远的不扯,萧铣此刻说的这番话,却是让杨广一下子听懂了其中基调:那是在强调,当初萧岩、萧献等在南陈亡国时继续抵抗隋朝,不过是因为他们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为了“胡汉华夷”

之变而奋战献生,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

他们当初抵抗,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大隋也有从鲜卑化逐步向汉化改革的那一天;而今天萧铣不再仇视大隋,也是因为从杨广身上看到了隋朝统治者逐渐消弭自身的鲜卑胡性、逐步向汉文明靠拢罢了。

这番道理,放到后世的华夏之人口中,只要你足够不要脸,肯定是可以很轻松地总结出来的——因为已经有无数跪舔满蒙的汉奸文人歪曲附会孔孟本意、总结过那一套“夷入夏则夏”

的理论了。

但是放在开皇年间,这种言论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杨广本身做扬州总管十年,钦慕南朝衣冠文物,喜欢吃淮扬菜,作汉诗汉赋,学说吴语。

再加上他骨子里那好大喜功的傲气,此刻听了萧铣这番吹捧他汉化成功的鬼话,自然是越意淫越觉得心中得意。

想想看!

这可是一个南朝二百年衣冠统治家族的后裔、不会阿谀说谎的纯良少年、居然说自己一个有一半鲜卑血统的北方汉人“文治鼎盛、重建**”

,这是一种何等的快感!

“后生可畏!

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吃得苦,读书却是不曾拉下。

岳父有你这样的孙子,也算是足可告慰了。

往昔之事,便即日起一笔勾销吧。

孤巡抚东南,前朝遗老遗少,但凡改过自新,心向大隋的,一律皆可赦免,你有如此见识,以及对你姑母的孝心,孤便保你将来一个前程。”

杨广此前十几年,从来没有认可过萧岩是他的“岳父”

——虽然对方算是萧妃的继父——此刻却终于改口,对萧铣的祖父萧岩用上了“岳父”

这个称呼,也足见杨广对萧铣一族的看法彻底改观了。

“小侄谢过殿下!

不过小侄此番前来,本不求闻达,只是在临海听闻姑母病重,心中忧虑难平。

如今承蒙殿下既往不咎,已经是万分之喜,实不敢求功名!”

“怎么,你难道是不愿为官?”

“殿下见谅!

小侄绝不敢有此想法——只是小侄年纪尚幼,如今还不过十三岁,又久在空门中读书,不明庶务,怎敢胡来?到时若乱了朝廷法度,反为不美。”

杨广闻言大笑:“你这孩儿,还以为孤要立刻授你实职不成?给个虚衔,先领一份俸禄,抚慰南朝狐疑之人,难道便不成了么?而且此事倒是终究急不得——孤虽然奉旨巡抚东南,但是你家人毕竟是牵涉到过当年的高智慧之案中。

在孤这里,你不虞有险。

可是大兴城中圣上及太子那里,便不好说了。

此事还是孤为你徐徐图之才好,这些日子,你便暂且放心住在王府之内。”

“小侄叩谢殿下厚恩!”

说完这句话,萧铣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至少姑姑和姑父这里,已经过关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