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号和秘密(第2页)

窑工们在烧制的时候,也没能想到,就是要的这样的颜色。

等他们烧制出来之后,才发现这种颜色特别具有美感,让人爱不释手。

更难得的是,这样的颜色,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认可,他喜欢这样的颜色,就下令,多烧制一些成品出来。”

徐柳欣点头,这个她是知道的。

黄国栋接着讲道,“正是因为豇豆红这样的颜色,其实是偶然间创作出来的作品,窑工们肯定也不敢保证,下次就一定能够烧出这样的颜色来。

要知道,古代的时候,用的柴窑,控制温度比较困难。

稍微不注意一些,或者,放在窑内的不同位置,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颜色来。

还有刷釉的不同,也是相当容易影响到瓷器成品的颜色的。

众所周知,豇豆红的烧造难度,在瓷器烧造中,可谓是最大的。

后世,也只有光绪的时候,有烧造成功过,但是,那颜色,还是远远比不上康熙本朝的豇豆红。”

“窑工们在不清楚怎样才能烧造出最为漂亮的豇豆红的情况下,必然要进行试验,技术革新都是要经过这样的阶段。

加之豇豆红的瓷器,特别受康熙钟爱,还特意嘱咐,要烧造成套的文房用品。

这给窑工的压力肯定会很大,为了及早烧造出来,这实验的展开就必须快速进行。

比如刷几次釉啊,放在什么位置,控制的温度是多少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记录的。

而在瓷器上记录这些,确实是最合适不过的。

像这上面的十字,和六字,我觉得,就是烧造的工匠们,所能理解的内容和方式。

这应该就是他们所做的暗号,等烧制完毕后,拿出来做参考。”

“换了我是他们的话,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

豇豆红的瓷器,烧制的年份本来就比较短,这也充分说明了这样的问题。

而且,据我猜测,同一批入窑的瓷器中。

几乎所有这类型的瓷器,底部都有这样的暗号。

那些烧制不成功的,自然是被扔掉啦!

但在被扔掉之前,它们身上的暗号,也是能告诉窑工们很多东西。

我从来不低估古人的智慧,以他们的聪明程度,我能想到的这样的办法,他们也肯定能想到。

要不然,他们能烧制出来的东西,今天的人怎么就烧造不出来。”

黄国栋最后总结着说,“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具体情况如何,还得去细细考证才行。”

徐耀辉第一个表示赞同,“老黄讲得好,我觉得也应该是这个理。

因为豇豆红的烧造特别困难,不用点非常手段,恐怕还真是烧不出来的。”

徐柳欣和周夏也表示,这应该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当然,这就并不是说,一定是这样子的。

毕竟,现在的证据还不完全,是不是所有的豇豆红瓷器,底部都有这样的暗号呢!

这样的大前提,他们都没弄得清楚。

周夏自己见得不多,他也就问黄国栋和徐耀辉两位这个问题。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