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脑袋最不“干净”
的,其实就是这些校长。
他们身在一线,不像你们:坐在办公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决策者,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没有领兵打仗数十载,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又如何能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呢?
如果我做校长,我会怎么样呢?以我的血气方刚,会我行我素,会在减负的混战中网开一面,孤军奋战,也许就能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我不是校长,更不是一个做了多年的,头脑已被洗得“一片空白”
的校长。
“减负”
的春风浩荡,从幼儿园开始,公立幼儿园不准教汉语拼音、不许触及到的文化课的内容。
可称之谓“春风不度玉门关”
。
民办幼儿园却另当别论;中小学的公立学校放学有规定时间,回家不许有作业;私立学校却可另行其事;为什么学校里面全是正规师范本科学历以上的,通过六城区考试的,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不让他们多上一节课,而那些没有资历的,甚至没有本科文凭的,或者是在国内无法完成本科的学业到国外去混了文凭回来的“老师”
们,可以不用选择时间和地点的无止境地上课?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公立学校的孩子就是暖春里的一朵花,金贵无比;而私立学校的孩子就是寒冬里的一棵草,不怕风吹雨打,可以任意“摧残”
?我和许多教育资深人士探讨过这件事,都无从找到答案。
正在我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时候,我打电话到家长热线,问道:“为什么不让学校的老师带孩子在学校上课?”
回答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啊!”
我又问:“那放学后在外面上课不是负担更重吗?”
对方立刻回答说:“那你可以选择不上啊!”
天哪,多么民主,多么公平公正啊。
我再问:“那民办学校为什么可以在学校多上课?”
他立刻回答:“那你可以选择民办校啊!”
我的天,又被绕进去了。
不甘心失败的我,又继续问:“为什么不能像以前一样,让老师在学校上课呢?”
“不能和那时候比呀,那时候教育没有改革嘛,现在教育走向市场啦!”
哦,我“茅塞顿开,大彻大悟”
了。
从此,每每身处一片混沌之中,最终我都会拨开乌云,“教育市场化”
的阳光,让我就又一次豁然开朗。
我还保留了一个问题,孩子2:30就放学回家以后,谁负责他的安全?于是“托管班”
应运而生,市场生意兴隆;有孙儿孙女的老人们,可以早早地背着孩子的书包,牵着小手,回到家里,充分地享受天伦之乐了。
减负的阳光照耀着祖国大地,没有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我是不是应该微笑着向逝去的过往,挥手致意呢?
由于共和国十七年的教育,经历特殊时期的局限,我们这一代人,不知不觉地退出社会,我们已经或许将被有文化的一代年轻人,从头顶上无情地跨过,我们正在一天天被边缘化,甚至陷入被淘汰的尴尬处境。
我们曾经担负的崇高而光荣的使命,今天也只是一顶虚枉的桂冠。
我是不甘心退出曾经的舞台吗?商业年轻化是必然的趋势,教育也年轻化,产业化了。
我们这一代终究成为了无根的浮萍,痛苦,迷茫,寻求解脱,在挣脱不得的混沌中无奈的为自己定位。
在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变幻无穷的现实中,我们只有力图不要做“九斤老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