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二章 妖(第2页)

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

一一诸佛说法教化。

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

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舍利弗复语文殊师利言:若众生界不增不减,何故菩萨为诸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说法?

文殊师利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

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无众生。

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

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又问:众生界者,是有量耶?

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

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

答曰:众生界量,不可思议。

又问:众生界相。

为有住不?

答曰:众生无住,犹如空住。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

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

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

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

世尊!

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

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

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

不见涅槃,何况乐著!

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

于一切法心无增减。

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