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们吃的自然是海鲜,王律师的朋友叫余泽,从北京过来的。
席上王律师还跟杨翊说,这位余泽律师的年龄跟杨翊相差不多,今年都是二十五,这次是过来处理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破产案子。
这个房地产公司杨翊也有所耳闻,在本地开了两个小区,其中一个还是别墅小区,但老板因为债务问题自杀,现在留下一堆房子要处理。
算算恐怕涉及金额上好几亿了,还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没想到余泽这么年轻就能处理这种案子。
听着王律师肆无忌惮地乱吹,余泽终于听不下去,把酒杯放下,“得了吧,我就一跑腿的,过来就是刷经验的,又不是什么中流砥柱。
我看还是王律师日子过得爽快,上面没什么人管,下面又有这么多助手,高兴了就接案不高兴了就休息,不像我天天被资本剥削。”
王律师哈哈一笑,见缝插针,“那就跳槽,过来跟哥哥混,就冲你这颜值都得给你加薪。”
余泽撇嘴:“算了,我宁愿在北京吃黄沙也不来吹海风。”
后来等余泽把公事处理完之后想要在本地玩一圈,王律师就大方地派了杨翊过去帮忙开车。
期间杨翊抓紧机会问了几个问题,余泽也都一一详细地解答了。
两人年龄相近,余泽也不摆前辈的架子,聊得还算愉快,余泽甚至跟杨翊分享了一下他过去求学和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心得,按着杨翊的情况给了几条中肯的建议。
后来王律师知道这事还啧啧称奇,说余泽不是个热心的人,尤其不好为人师,能跟杨翊说这么多也是难得了。
等到杨翊实习结束的时候,原被告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
杨翊看了这个案子的全程,一开始懵懵懂懂,后来算是摸出来了点门道。
普通民事案件的审限是三个月,但船舶碰撞审限却足有一年之长,在此期间原告的船一直搁置在码头会有各种费用损失,而且继续诉讼他们还需要委托鉴定评估,这笔鉴定费不少,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而且走鉴定之后审理周期又会被延长……
拖下去绝对是原告率先按耐不住,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咬牙退后一步。
杨翊不是一个对正义有着绝对信仰的人,但这个认知让他难以消化。
作者有话要说: 船舶碰撞案是有真实案例为原型的
☆、第62章
研二的时候,有次师门聚会,杨翊发现这座城市也有了“三味”
,问了问前台这家店确实是从东立市开过来的连锁店,而且不止本地,三味在几个大城市里都成功开了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