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7章 电报火电厂(第2页)

欧洲人流行用四轮马车是因为欧洲很平躺,四个轮子不会太颠簸。

现在山东的交通改善了,四轮马车多得很,山东的马车制造厂现在生产的马车大部分都是四个轮子的。

赵岩和三位老婆坐上马车,前面的白马拉动马车,马蹄踩在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喀喀声。

阳光十分的明媚,路人见到马车行来,纷纷向停下敬礼。

赵岩坐在马车上,感觉着车轮行驶在路面的微微抖动,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快要完成穿越时的目标了。

是快了,但还是很漫长。

就算是科技繁荣,兵力强盛,民族还需要进行引导,制度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科技院,赵岩见到了研制出的电报。

电报小组兴奋的给赵岩演示,一条数百米长的电线连接两端的电报,电报小组翻出电码本,对照着向另一边拍出了‘大汉民族万岁’。

不一会,另外一边的电报员根据电码本翻译出了这边发出的信息。

“大汉民族万岁!”

“很不错,不过现在这电报的信号能传多远?”

赵岩对电报小组问道。

“报告将军,我们还没试过。”

“嗯!

尽快试,想办法增强信号。”

“不知道将军有什么启示?”

“镜子可以反射阳光。”

赵岩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深入的原理他还真不懂了,只是看电报历史的小故事时看到,英国佬架设海底电缆时信号强度不够,最后某人看到镜子,突然灵光一闪,之后……他不知道了。

这天科技院进行了一次狂欢,赵岩给电报组奖励了五万两银元,山东各报纸的记者闻风而至,对电报展开报道。

没几天,科技院就测试出了电报信号的强度,以目前的电报技术,走个三四几千公里不成问题,但要走个上万公里那就不可能了。

根据测试出来的传播速度,从赵家堡传讯到西安,需要25分钟。

“嗯,现在电报在本土使用是没问题的。”

赵岩看过报告后点头道,对颜玉瑶说道:“下令让电报小组着手电报架设工作,我们要在全大明建起完善的电报网络,要分军政民三个体系。”

颜玉瑶点了点头,提笔写了封命令,然后发出。

电报小组接到命令,随即开始着手组织电报网络的架设,首先架设的自然是军用电报线和行政使用的电报线。

电报线的生产也提上案头,登莱银行随即出资10万两组建电报制造厂,同样制造电报线。

电报一现,全山东的知识分子都激动了。

崇祯再次像是被打入冷宫一般,根据报纸的报道,电报一出现,中央可以直接遥控地方。

还能遥控战局。

在战争的信息传递上将比敌人快上许多倍,崇祯有些心寒,若是自己一动作,是不是赵家堡马上就会收到消息。

赵家堡一收到消息,马上用电报下达命令,用火车在两三天内把驻守在他处的兵马调回。

崇祯越想越心灰意冷,周皇后宽慰道:“皇上何必争呢!

现在大明不是很好吗?”

“这是祖宗家业,朕难道不能争吗?”

崇祯高声道,情绪一时有些激动,周皇后连忙在崇祯背后抚了抚,低声说道:“皇上,可是我们争不过,就想鸡蛋和石头碰,最后吃亏的只是鸡蛋。”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