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妃语焉不详,但曼娘已经明白太妃话里是什么意思,恭敬行礼道:“太妃的意思,我明白,可是我的丈夫,您的侄孙,也不是那样浅薄的人。”
陈太妃的眉微微一挑就没再说,只是轻声道:“把她们都请进来吧,不然我见你婆婆,都快急的没法了。
其实,我老了,还能做什么呢?”
当初那个敢站出来自请入宫,为弟弟博一个一帆风顺前程的少女,现在已经鬓边白发丛生,额上脸上有深深的皱纹,做事会左思右想。
其实宫廷,虽然是天下最富贵的地方,可也是天下最危险的地方,当时她不怕,而现在,却为侄孙的被贬各种焦虑。
曼娘往陈太妃脸上细细望,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太妃不是老了,而是经过的事情多了,想的多了。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只有少年人才会那样不顾一切,老人总是会慎重思虑,陈太妃的唇微微一弯:“你肯陪他,也算同甘共苦,要好好地照顾他,多少被贬的人,之前豪情万丈,回来后一蹶不振。”
曼娘郑重点头,那是她的丈夫,她和孩子们一辈子的依靠。
陈太妃的眼渐渐有些湿润,孩子们总算长大了,再舍不得也长大了,有了主见,老人家就没多少能说的了。
陈大太太一干人等走进来,见曼娘好好的,太妃也好好的,这才算放心下来,又陪着陈太妃说了会儿话,曼娘也就告辞回继续收拾行装。
到了晚间,陈太妃让人把那位老宦官送过来,陈铭远接了,安置他在外院住下,等到时一起启程就是。
亲友们知道了消息的,也要各自来送些东西,有送福建风土人情的册子的,也有送上给福建各级官员手书的。
送人送物的就更多,曼娘和陈铭远既然打算轻车简从,也就一概却了不收。
十天时光转眼就过,行李都被捆上车,跟随的人也准备妥当,曼娘和陈铭远拜别父母,上车离。
睐姐儿并不晓得要很远,上车后还指着外面说个不停,陈铭远抱着她,耐心地解释外面都是些什么东西。
睐姐儿小脑袋直点,好像什么都知道。
有了女儿,果然是能让人开心的,曼娘点下女儿的鼻子,这回离开前,没有父亲面前辞行,只让新安郡主转交了一封信,怕的就是见到父亲会舍不得离开。
现在父亲只怕已经收到自己的信了吧?曼娘还在想就听到外面传来春雨的声音:“小姐,老爷来了,还有,还有七老爷。”
爹爹?曼娘掀起帘子,果然看见徐明晋陪了徐启站在前面,旁边的陈七老爷还伸长脖子往车上看。
作者有话要说:在查福建的风土人情什么的。
。
。
可是明朝到现在,分明已经大不同了。
。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