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吴川皱着眉头,傲气十足地望望众将,拍拍案几,十分不高兴地说道:“我还没有说完,你们急什么?是我说话还是你们说话?”
接着他指着付杰说道,“这是军议,你咆哮什么?给我跪下,老实听着,再乱插嘴,打你五十军棍。”
吴川命令各部诈败,一直把叛军引到白土城附近,然后他带着吉朗和唐木华的大军袭击叛军的后方,把一路跟随叛军而来的几十万头牲畜掳掠回来。
叛军失去了牲畜,没了吃的,只有后撤。
各部随后追击,一直追到平定附近即可,不要打到美稷城去。
“为什么不打到美稷城?”
右贤王问道。
“屠苏他们有多少兵马。
我们有多少兵马?我对你们说过,叛军最希望的就是我们攻打美稷,和他们一决死战。
叛军有十万人,但此战一打,我们的损失太大,和叛军的实力马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差距。”
顿了顿,吴川继续说道:“而叛军呢?他们人多,就是死了五万还有五万。
双方实力一旦悬殊过大,其后果如何,你也知道。
所以,我们不能如了叛军的愿,我们现在就是要避免和他们决战,四下sao扰攻击,能吃一口是一口,消耗他们的实力。
等到左贤王回来继任了大单于,叛军内部必定要分裂,到了那个时候,双方的实力对比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只要我们在实力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立即发起对美稷的攻击,重建单于庭。”
右贤王虽然十分不满,但他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悻悻作罢。
吴川的理由看上去很冠冕堂皇,其实他这么做的确另有目的,他要拖住匈奴叛军,不让他们有机会分兵支援雁门关。
虎贲军和匈奴军加在一起有四万人,而这四万人又整天围在匈奴叛军四周轮番嘶咬,在这种情况下,须卜骨都侯和屠苏为了保持兵力上的优势,无论如何都不会分兵支援雁门关。
如此一来,徐晃才能在雁门关,晋阳消灭鲜卑人,为并州的安定起决定xing作用。
否则鲜卑人和匈奴叛军一起攻下雁门关,断了大将军的后路,或者攻下晋阳。
俘虏了晋阳天子,对虎贲军,对大将军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同时,正如吴川所说,双方一旦决战,匈奴叛军赢了,虎贲军和匈奴军折损巨大,到时候再保着这个没有实力的大单于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对匈奴人来说,大单于得到大汉国的承认固然重要,但实力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的。
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时候。
大汉国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改变立场。
匈奴叛军如果输了,情况也差不多,在大草原上,十万铁骑迎战五万铁骑,无论怎么打,即使赢了也是惨胜,惨胜了,还玩什么?
谁做匈奴人的大单于其实和大汉国没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关系到大汉国的颜面问题,如果为了这个颜面问题把几万兵马打没了,不但徐晃和胡才不答应,就是天子也不答应。
几万虎贲军打没了,将来大汉国的颜面还要不要了?这种蚀本不讨好的事吴川是不会干的。
更重要,现在大汉帝国内部战火纷飞,虎贲军需要足够的实力统一天下。
如果几万兵马损失在匈奴叛逆手中,对虎贲军,对胡才有什么好处?
所以,他现在不会主动攻击匈奴叛军,将来,他也要看看形势对自己可否有利。
如果象现在一样无利可图,他还是不会攻击。
他就这么拖着,一直把匈奴叛军拖出问题来为止。
匈奴这边无论怎么乱,只要不入侵大汉国,只要不分兵支援鲜卑人攻打雁门关,目前就不足为虑。
虎贲第八军一营,第十一军、于水连的单于庭大军分四路攻击叛军,叛军起八万人迎战,在屠苏的指挥下,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
三路大军由于分散迎敌,各自实力不足,纷纷被打败,掉头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