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四章莲花生降临幽谷
峡谷出口处,一队身穿皮甲的卫士正簇拥着一宽袍大袖的僧人,与留守谷口的吐蕃士兵交谈。
这队卫士,穿着打扮与和达多一起的护卫们装束一样,正是吐蕃赞普墀德祖赞拔与密宗大师莲花生的卫队。
卫队护卫着的这位宽袍僧人正是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大师送走达多后,在众龙驿枯坐等待。
再细细把双灵鹫探听来的信息琢磨一番,越想心中越喜且惊。
莲花生大师自寂护荐举来到吐蕃后,受到墀德祖赞赞普的礼遇有加。
并在赞普的支持下开始筹建桑耶寺。
虽然莲花生大师凭借一身的艺业,降魔除怪,扭转了寂护大师在吐蕃时的劣势。
但吐蕃苯教势力传承千年,根深蒂固,非是仅靠赞普的支持就能让佛教得到在吐蕃发展的机会的。
吐蕃上层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且苯教理念深得人心,要想让佛教占得一席之地抑或一举压倒吐蕃本土的苯教势力,任重而道远,且一个不慎,就会步寂护大师的后尘。
莲花生在接到寂护的举荐后,跨山跋水,越雪峰,趟不毛,一路风尘来到吐蕃王城。
在与吐蕃赞普墀德祖赞一席话下来,坚定了莲花生的决心。
但与吐蕃上下层的接触中,莲花生又不觉困难重重,就像眼前的高大雪峰横亘在眼前,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想跨越千百年的心灵痼疾,谈何容易。
当然莲花生把这一切都看做是修行中的必然,想起在坟丘墓地修行的经历,这些困难自亦难不倒莲花生。
只要他能在吐蕃,抓住赞普支持佛教发展的契机,他就可大施手脚,让佛教密宗在吐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再借吐蕃地理上的优势,东进西突,挺进中原,翻越葱岭,让一袭大红的袍服猎猎于高山雪巅,徜徉于河谷丘原。
为了达此目的,莲花生就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扩大密宗在吐蕃的影响力。
因此,在他人看来,只是不值一提的一段插曲,在莲花生看来,内中大含玄机,遂在拜谒赞普后,即起程赶往幽谷。
至于幽谷内什么事情引发了莲花生的兴趣,非要看个清楚弄个明白不可,他亦不甚明了,只是隐隐觉察此处秘谷内的一些东西对他传扬密宗有极大的关系。
莲花生向墀德祖赞辞行时,并没有透露幽谷的事情,因幽谷内到底如何,他只是猜测与臆想,并没有切实的依据。
难不成要他向赞普说只是他感到有异常事情发生,就跑到那里一看究竟,万一事情并非他所想的那样,事后怎样向赞普讲说?在赞普那里刚刚建立起来的信誉不能因此而溃于一旦。
因此,莲花生就借悉揭摩传回来的讯息为幌子,以为赞普查看祅教信物为由请求一行。
赞普自然不好驳莲花生的面子,更因为祅教信物的出现可能会掀起西域另一番风起云涌,在此其间,吐蕃国内的各方势力必会借此大做文章,这也是墀德祖赞乐于见到的。
在忙于国事与可能的西域骤变的情势下,让莲花生远离吐蕃王城,不仅有利于墀德祖赞统一整合国内各派势力,平息因他延引密宗入吐蕃,吐蕃上层对他的不满情绪,还可籍此让莲花生在吐蕃各地行走,传扬密宗佛法,为赞普的弘扬佛法作先一步的注解。
在慷慨应允莲花生的请求后,基于吐蕃国内反佛势力的威胁,赞普破例从保护他的护卫队中拔出一个小队来供莲花生驱使,不仅以此保护莲花生的安全,也是向国内反对他弘扬佛法的人的一个暗示。
同时,赞普为了进一步显示他对莲花生的支持,还特许莲花生拥有可以就近调动吐蕃驻军的权力。
对这一点,莲花生如捧烫手山芋,如此招摇,对远未在吐蕃站稳脚跟的密宗而言,并非好事。
赞普的这一破格待遇,势必招来反佛势力尤其是苯教的忌恨与反扑。
但就此次行动而言,莲花生又不得不借助吐蕃军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