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出身来说,怡妃出身最低。
从功劳来说,七皇子当差这么久,从来没办出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是江南一案,那也是皇帝已经处理好之后,派他去安抚而已。
说起功劳,还真没什么,还比不过上战场镀金的勇亲王。
人家勇亲王去了战场,好歹杀了几个敌人,而且战场也确实刀枪无眼,就算勇亲王被层层保护着,也有些危险。
如果是得宠程度,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这亲王的册封实在是来的奇怪。
而且皇帝给贤郡王封号的时候也特别有意思,那旨意大意是“既然你们都说他贤明德茂,那朕就封他为贤亲王吧”
。
瞧瞧,其他皇子的册封都是“朕认为此子如何如何”
,这一对比,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感情皇帝这册封,像是被逼迫的似的。
但七皇子所做的事又何曾不是逼迫呢?先是学子帮他传播名声,然后是民众四处赞扬,最后是大臣们交口称赞。
他这一手操纵民意确实是玩得漂亮,但他忘记了皇帝还好端端的没死呢。
皇帝在上面看着自己儿子跑去操纵民意,就差说此子非常适合当皇帝了,他心里能舒服?
功高盖主的意思就是某人的声望超过皇帝,这种人一般都得死。
同理,皇帝是不会允许有哪个儿子或者臣子在民意上弄得那么声势浩大,那简直是藐视君王。
在皇帝顺着七皇子的意思赐下“贤”
,并且下了那么一道耐人寻味的旨意的时候,七皇子的未来就注定了。
可惜在剧中的人看不明白,连臣子都把其理解为皇帝赞同民意,觉得七皇子贤明呢。
本来水靖也吓了一跳,不过被水珏点明白了。
水珏这个拥有皇子思维的真正皇位漩涡之外的人,才看的明白皇帝这些弯弯道道——好歹她曾经是皇帝唯一信任的实权王爷,对揣测圣意什么的,是小菜一碟。
太子、勇亲王、贤亲王三人在家宴上唱念做打做齐全了,顺郡王从来都是装木头人,而瑞亲王则是太极打的十分圆滑,整一只油盐不进的狐狸。
在女眷这边上,新诰封的贤亲王妃是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现在又没有太子妃压着她们一头,这两个亲王妃你一言我一语,听着是感情融洽,但话语里的交锋不知道过了多少次。
可想勇亲王和贤亲王两人的关系,并不是表面上看着的那么好。
水珏自然不会参与进去,她和比顺郡王还沉默的顺郡王妃聊了起来。
不过聊了几句她就没劲了。
若说顺郡王是装的木头人,那这顺郡王妃就是真的木头人。
这恭顺倒是恭顺了,却连点人气都没有,估计是矫枉过正,那规矩真的学死了。
那贤亲王扬眉吐气,刚把勇亲王妃压过一头,就见着水珏和顺郡王妃之间沉默着,便过来撩拨道:“听闻瑞亲王妃是个和五嫂一样的规矩人,长兴你可有福了。”
水珏知道贤亲王妃是在说反话挑拨离间,大意就是瑞亲王妃是个认死规矩的木头人,以后定不可能让水珏再在瑞亲王府中那么逍遥自在。
毕竟水珏帮着瑞亲王府管家,其他人不知道,皇室中的人还是知道的。
若水珏是个被宠坏了的小姑娘,说不准就要因为哥哥的注意力被抢走,以及自己将被个陌生女人管教而心生不快了。
但水珏是普通人吗?
水珏心中有一千种一万种反驳讽刺的话,她也难得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