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h2> 太子看完战报,面色阴沉难看之极,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颠倒黑白,无耻之尤!”
谋逆造反的人,大多要给自己的造反行为找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比如“诛乱臣清君侧”
之类的。
哪怕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要厚颜无耻的给自己脸上贴金。
可赵王颠倒黑白的功力委实令人惊叹。
从赵州流传出来的檄文上写了满满一页纸,大意是这样的:
我赵王年轻时战功赫赫,就藩之后也是老实本分。
这么多年来从未生过异心。
却因为朝野名声太好遭来太子嫉恨。
我的长子周珣自幼饱读圣贤书最是孝顺忠悌,怎么可能对自己的祖父下手?这一切,分明都是太子暗中设谋,陷害周珣。
父皇日渐老迈,处处倚重太子,被太子蒙蔽而不自知,平白让儿子孙子都受了莫大的冤屈。
派到赵州的两个太医也都是太子的人,明为照顾我的身体,实则暗中做了手脚,致使我一病不起,身体一日不一日。
手不能动口不能言,不知还能活上几天。
父要子死,儿子不得不死。
可儿子不甘心父皇被太子蒙住了双眼双耳,看不清听不见真相。
所以,儿子拼了这条性命,也要向太子讨回这个公道。
这大秦江山,父皇愿意交给谁都行,总之,绝不能由心思歹毒的太子继位。
否则,国无明君,将是大秦之祸,也是百姓之祸。
等事情了了,儿子自会向父皇请罪,任由父皇发落。
行文流畅,委屈愤慨之情在字里行间毕露无疑。
如果不知晓内情的,看到这样一篇檄文,大概会义愤填膺的跳出来,和赵王一起痛骂太子不仁不义心狠手辣!
如此颠倒事实强按罪名,怎能不让太子恼火!
这份檄文上有赵王的印信,新年初一那一天张贴在赵州的大街小巷。
然后迅速的流传开来,五天后终于流传到了京城。
太子一脸怒容,面色铁青的吩咐:“周琰,你来将这份檄文念给大家听一听。”
周琰应了声是,从太子手中接过那份檄文,一句一句念了出来。
越念越觉得心惊愤怒,待到后来,语气再也无法维持平稳。
群臣们更是一阵哗然,一个个义愤填膺。
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众人都看在眼底。
亏得赵王有脸发这样的檄文,真是恬不知耻!
平远侯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还请殿下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