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二章 再生变故(第2页)

“这可真是了不得……连那几位都请来了?”

饶是生性淡然的戏志才,望向人群那些名门望族的眼神中亦流露出了震惊。

“志才兄认得那些人?”

张煌诧异地瞧见远处荀爽亲自接待的那些名门望族宾客中,有几位早已是两鬓花白。

“小张兄这话可真是……”

郭嘉失笑地摇了摇头,继而正色说道,“那几位可是我颍川的名士!”

说着,他指向远处的颍川书院小舍弟子陈群,指着他恭恭敬敬扶着的一位老人,低声介绍道,“此乃陈长文(陈群)的祖父,我‘颍川四长’之一的陈公也!”

【陈寔,陈群的祖父,清高有德行于世,号‘三君’。

又与钟皓、荀淑、韩邵三人齐名,合称‘颍川四长’。

(难兄难弟这句成语,便是出自陈群与他堂弟陈孝先评论各自父亲品德功绩的典故,最初含义指两个人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

“再瞧那位……”

戏志才手指远处颍川书院学子钟繇扶着的一位老人,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低声介绍道,“那位是钟元常(钟繇)的祖父,钟公也!”

【钟皓,钟繇的曾祖,清高有德行于世,与陈寔、荀淑、韩邵三人齐名,合称‘颍川四长’】

“还有那位……”

郭嘉目视着远方与陈寔、钟皓交谈甚欢的一位中年人,低声介绍道,“此人名叫韩融,字无长,乃我颍川舞阳县名门韩氏如今家主,其父乃我颍川四长之一韩邵、韩仲黄。

……与家师是一个辈分的。”

[与荀爽一个辈分?]

张煌不由的有些吃惊,旁边臧霸好奇问道,“那颍川四长最后一位呢?”

戏志才闻言正色说道,“便是师公(这里指老师他爹),荀淑、荀季和也!

……师公与韩公已亡故,如今我颍川四长,便仅余陈公与钟公。”

紧接着,戏志才与郭嘉又向张煌介绍了其余慕名而来的名士,经他们这一介绍,张煌等人这才晓得颍川一地竟隐居着这般名士。

忽然,张煌注意到在此围观的众百姓当中还有许多的平民百姓,心下不由得一愣。

[颍川荀氏书院竟会对寻常百姓开放?]

张煌不由有些吃惊,因此在后来遇到荀彧的时候,有意无意地问起了此事。

这时荀彧早已将那些位贵宾迎接进去,倒也不忙,遂微笑着解释道,“我颍川书院推崇的是‘有教无类’,不管是士族还是平民,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可以来我书院学习。”

说罢,他颇有深意地望了一眼张煌一行人当中的徐福,微笑着对张煌说道,“若是诸位小兄有这个意向,敝书院亦对诸位大开方便之门。”

“束脩怎么算?”

李通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暴露了他的本性。

不过对此荀彧倒是不在意,摆摆手笑道,“束脩嘛,皆看你等心意,哪怕是一钱,敝书院照收不误。”

张煌听了更加吃惊,他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儒士开设学院,可不像后世的学校那样只顾着赚钱。

不过转念一想,照荀彧这么说的话,开书院岂不是一件只赔不赚的事?

“这么少?那你们怎么赚钱?”

李通惊讶的问道,他的疑惑,恰恰正是张煌想问的。

荀彧闻言脸上露出了罕见的不悦之色,正气凌然地说道,“我辈读书人开设学院,只为我儒学之教化,又岂是为了钱财?”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