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孩儿听说二人是进京赶考的举人,便要出个对子让他两对。
小孩儿说:“先对个对子,然后再给你们说走哪条路;谁对上来就告诉谁,如果对不来的,劝你们还是回家的好。”
蔡宏远笑了笑,心想:你出别的题目,可能我还有些犯难,这对子可是我的强项。
便催小孩儿快出。
小孩儿两只水汪汪的眼睛一转,说:“你们两个人不能用嘴说,要不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自己答出来的,还是跟第一个学来的。
你们都背对着对方,用树枝把对子写在地上,谁也不许看谁的。”
梁、蔡二人都为小孩子的聪明感到惊讶,觉得再不配合的话,实在有失学者风范。
便同时说:“可以。”
然后乖乖地转过身,相互背着对方站好。
小孩儿见状,随口说道:“对子的上联是: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羊哮哮。”
梁、蔡二人想了想,很快用路旁树枝在土路上写道:“水牛落水,水淹水牛头,牛呸呸。”
小孩儿一看两个人都对出来了,而且对的一模一样。
高兴地给他们指出方向,让他们走了。
二人又走了几里路,一条小河出现在前面。
河上有一座小桥,小桥的对面是两条岔道。
二人又不知从哪条道上走了。
在小桥下面的河边儿上,有位老人在钓鱼。
梁宏远上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说:“请问老伯,此去京城应从哪条路走?”
渔翁头也不抬地问:“客官进京有何贵干?”
蔡宏远说:“小生是进京赶考的。”
钓鱼翁说:“既是上京赶考的举子,那好,老汉刚刚想到一副下联,还欠一个上联,你们可否愿意给对出来?”
二人忙说:“可以,请老伯快快说出对子。”
钓鱼翁抬头望了望他们,惊奇地说:“你们两个人异口同声,一个字也不差,好像有灵犀似的。
这样吧,我把下联说出来,你们背过身去,各自把上联写在河坡的地上,我看看还能不能写成一样的?!”
于是,钓鱼翁说出了下联:“一鱼一尺,量量九寸十分。”
两个人各自在地上写道:“十鸭十身,数数三双四只。”
钓鱼翁起身看了看二人的对子,惊讶的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之后手捋银须,不无惋惜地说:“只可惜二位同届应考,要不然,一定是两名头名状元!”
说罢,给二人指明了要走的路,一直用目光送到看不见人影儿方转回身。
“他仅凭一个对子就能看出学问深浅?”
走过一段路以后,蔡宏远高兴地问梁宏远。
“人老言善,顺情说好话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