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二章28刘记货栈的发展方向(第3页)

我和蒋先生都觉得,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扩大仁丹的产出。

咱们应该把其他的营生通通放弃,集中jing力和人力财力,在上京、长安、成都、建康还有莱州,都开设仁丹作坊。”

“那,海路呢?”

高小三有点割舍不下出海的事情。

“出海,眼下的条件还不成熟。”

蒋抟说。

“我们可以出钱买大海舟,要不就自己造海船。”

高小三说。

虽然货栈未必有这么多的钱,可要是把驮马货运还其他杂七杂八的生意都转卖出去的话,应该能筹集到足够造一艘两千石海舟的银钱。

“关键是我们没有足够的jing力去营务海路上的买卖。”

高小三不吭声了。

他去经营海路的话,货栈的其他事情确实有点麻缠。

他现在还不知道蒋抟可能会辞官的事,也不知道蒋抟辞官之后很可能会把一方面jing力放到货栈里,因此他认为蒋抟的话说到了货栈的短处。

归根结底,货栈还是缺乏人手,尤其是缺乏能独当一面的人!

关键时刻,二丫站出来支持高小三了。

她是出海做买卖的发起人,也必须站出来帮高小三说话:“人手不够,就再招揽便是!”

一直不吭声的月儿也说话了。

她首先提到蒋抟和荀安的建议,说:“荀先生和蒋先生说的,货栈只留下仁丹生意、其他买卖都卖掉的事,我看可以,就这样办!

先把上京的仁丹作坊办起来再说。”

然后又说,“海路上已经亏了四万多缗,虽说是花钱买个教训,但做事要有头有尾,所以海路不能停!

三哥,你刚刚到家,先在家里歇息一阵。

但出海的事还是要继续下去,依旧是你来主持。

要是人手不够,又或者钱粮不足,你来和我说。”

她是货栈最大的股东,占着一半多的股,她说的话就是最后的决定了。

即便蒋抟和荀安都觉得这个决定并不妥当,但他们也没办法反驳。

好在高小三先要休息一段时间,海路的事也暂时不会有什么进展,说不定他们还有机会劝说两位大小姐改变主意。

于是,货栈的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s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