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回说到窦辅从灵帝言语中揣测出其欲立王子协为太子,以便将来继承大统。
但是灵帝却没有明说,窦辅自然不敢去揣度圣意。
何况这还是吃力不讨好之时,先不说自己如此做灵帝是否记情,首先却是把何进给得罪了。
如此得不偿失之事,窦辅自然不会做!
故而窦辅在面对灵帝的提问时,只得旁敲侧击的提醒灵帝需要为刘协留牢靠的班底心腹,同时要削弱何进势力。
这倒不是窦辅忘恩负义,而是何进原本对窦辅也不是全然真心,彼此也有算计。
而更重要的是汉末大乱的根源虽然很多,也不能全怪何进,但是雒阳之乱的导火索,却不得不说乃是何进所赐!
若不是他召四方之兵如雒阳逼迫何后诛杀十常侍,便也没有后来董卓的祸乱京师。
没有董卓的祸乱京师,便不会有诸侯讨董,更不会有后来的各方混战,终至三分天下,五胡乱华!
所以,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窦辅,对何进有一种属于本能的憎恨与厌弃。
在有机会之时,自然希望灵帝对他多加遏制,甚至是能将其势力打垮,不要让皇子辩登基,直接让皇子协登基!
窦辅天真的认为若是刘协直接登基,便不会发生董卓祸乱京师之事了!
其实,窦辅并不知道,何进之所以会如此,并不全是何进的意思。
对于何进来说只是要保住富贵,并无其他想法。
但是,这许多党人。
士子与十常侍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如果是窦辅与十常侍是私怨的话,那么世家士子与十常侍则完全是利益之争!
所以,即便是灵帝想要立刘协。
群臣也会反对。
因为在这三方博弈中,想要重用宦官的只有皇帝,而无其他人,宦官的出现分了原本就不大的蛋糕。
而要打破这局面,则需要有强势的外戚势力,遏制宦官,甚至是彻底灭绝宦官势力。
所以。
群臣一定会尽力支持何进,也就是皇子辩!
因为他们知道刘协上台就意味着必须再次重用宦官势力!
因为刘协无强大的母家势力!
所以没有人会希望刘协上台,除了十常侍与灵帝!
而且刘协即便上台。
何进也不会束手待毙。
说不定依旧会召四方诸侯进京,夺取皇位!
所以说,这其中的矛盾不可调和。
党人与宦官水火不容,彼此仇怨太深!
而灵帝立谁都可能导致十常侍与党人士人的火拼。
双方都忍不可忍了。
如今只是因为灵帝还活着,有他支持宦官,势力是平衡的!
他一死,新君还未长成,双方势必会大打出手。
这其中,何进只是一把枪而已。
所以,窦辅终究年轻,终究是对朝堂权谋不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