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宗周先生不仅是大明的官员,而且是名满天下的圣贤。
他是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字起东,号念台,因曾讲学于山阴县城北蕺(ji)山上,世称蕺山先生。
刘宗周是个苦命人,母亲刚怀孕五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等到生下他来,家里已经揭不开锅,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娘家抚育。
宗周从小体弱多病,但勤学不辍,志向不凡,他不向往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只想长大做一个像伟大的王守仁先生那样的圣贤。
万历二十九年(1601),二十三岁的刘宗周考中进士,可就在此时,为他担忧操劳一生的可怜的母亲病逝了。
悲痛欲绝的刘宗周在屋门外搭了间简陋的小室,住在里面日夜哭泣。
三年服丧期满,他被朝廷任命为“行人”
(官职),但刘宗周不想做官,请求回家奉养年迈多病的祖父母。
每天在家里劈柴打水,端药送粥,从不懈怠。
祖父母入土为安后,刘宗周这才进京担任了礼部主事,这时正是权阉魏忠贤炙手可热的天启年代,刘宗周一到任就向天启皇帝朱由校发问:
“陛下,为什么要把天下托付给邪恶的太监呢?”
(“奈何以天下委阉竖乎”
)
这位木匠皇帝很不高兴,魏忠贤知道了更是勃然大怒,下令停发刘宗周半年工资,不久又借故开除了他的官籍。
崇祯二年(1629),年已五十的刘宗周时来运转,出任顺天府尹(即首都北京市长),但他仍然不改直言敢谏,无所顾忌的倔强作风。
刘宗周直接告诉新领导朱由检:你求治太急,用法太严,颁布政令太频繁,升降官员太草率。
大臣们因害怕获罪都文过饰非,不愿尽职尽责,所以虽有人才却不能发挥作用,虽有将领却不会带兵,虽有士兵却不能杀敌。
陛下的当务之急是收拾人心,而收拾人心首先应从宽待官吏开始。
当时国事混乱,崇祯帝经常责怪辅臣无能,并且频繁更换大学士,有许多内阁重臣下狱,论死。
大臣们私下里都议论皇上刻薄寡恩。
刘宗周上疏说:
“国事败坏到如此地步,大臣们当然应该承担责任,但陛下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确。”
他认为皇帝不应怀疑群臣,而应开诚布公,以诚相待,这是解救当前危局的关键。
刘宗周的话算是触到了皇上的真病,崇祯帝极为反感,甚至非常愤怒。
他责令内阁大臣起草严厉的诏谕,给刘宗周降罪,但阁臣每次将草拟好的圣旨呈报崇祯,崇祯都会再拿起刘宗周的奏章,反复细看,并站起身绕大殿来回踱步,最后慢慢冷静下来,怒意消解,叫人把刘宗周找来,斥责几句了事。
崇祯给刘宗周的评价是:言辞迂阔,为人忠直。
刘宗周在顺天府尹任上为官一年,政令一新,打击豪门和宦官尤其严厉,后因疾病辞职归里。
崇祯十五年(1642),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崇祯帝再次想起了不合时宜的刘宗周,叹息一声对群臣说:“刘宗周清正敢言,可用也”
,传旨任命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都察院左都御史是正二品,国家监察机关的最高长官,与六部尚书合称“七卿”
...
兵王强势回归都市,为父母报仇,为寻找妹妹。但由于生活琐事和各路美女纠缠,只好放慢脚步。这个一个醉卧美人膝的故事。...
人总是要面对选择。在历史的茫茫波涛之中,无论是惊采绝艳之人,还是庸庸碌碌之辈,都要选择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历史沉浮,究竟赋予人们到底怎么样的使命?书中人物在面对人事礼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分歧。让我们拭目以待。...
穿越丁春秋,天龙任我游!丁春秋说老仙出品,必属精品,神马阴阳和合散三笑逍遥散,买一包送一包,保你想要第三包!卑鄙而不下流,狠辣却不无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灭其满门!一人一马,疏忽而来,悄然而去,把这天地,一手搅乱!丁春秋曾经的遗憾,我要一一弥补,尽我所能,逆转这个天龙!ps本书参照黄日华版天龙八部,但求爽快过瘾,勿要过于较真。...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
穿成地主家的长女,爹爹短命,娘亲柔弱,眼看着偌大的家业都要被人眼红出窟窿了,谢玉娇决定守住家业,管好生意,科技兴农,造福乡亲,顺便招个上门女婿。只不过,这上门女婿的身份,也太过高了点吧?本文于本周三(明天)开V,届时肥肥哒存稿新坑,戳戳戳苏苏的完结文回到古代开产科穿越种田娇妾难宠古言甜宠状元养成攻略种田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