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2页)

碰到人苏哲觉得是他不同,但是中年人的表现让他很不爽。

只是在这种场合,唯有忍下来。

走到边上,苏哲看清楚里面那几个字,上面写着“辛酉,洪武”

苏哲心里嘀咕着:“洪武应该是朱元璋那个年代吧。”

苏哲学的是经济,高中时期历史不差,在全班考试是前三的。

有一点又让他不敢下结论,根据他知道的历史知识,朱元璋那时的瓷器并没有注明年款。

直到朱棣当了皇帝,永乐年间青花瓷才开始注明年款。

但有些情况说不准,说不定这个青花釉里红并非是当时官窑,而是民间烧制的。

烧制当时闲得无聊,顺手写上去的。

高刚离苏哲位置比较近,见到凝着眉头,问道:“这位小兄弟是不是看出什么来?”

高刚的话一说话出口,旁边立刻有人笑着接口说:“这位小兄弟才二十出头,哪懂这些玩意,高店长这是要为难年轻人吧。”

跟着有人附合说:“许总话可不是这样说的,现在玩玉玩古董不是在我们这些年纪人的专利,说不定这位小兄弟真看出什么来。”

这话表面意思是帮苏哲解围,不过在场的人都明白,这话其实说的是反意思。

高刚没理会,对苏哲说:“小兄弟,今天是交流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苏哲屡次让人看低,心里憋着一股气,见高刚硬要让他说看法,他装模作样围着青花釉里红花瓶转一思前想后。

“我可以摸一下不?”

高刚没说话,点点头。

苏哲并没有摸得很仔细,只是在瓶口摸一圈,接着又在上面的图案看了下。

摸着下巴佯装思考半晌道:“我觉得这个青花釉里红花瓶不是顺治年代,而是朱元璋那个朝代。

年份我不敢确定,我猜测应该是洪武三年到洪武八年之间。”

苏哲的话引起骚动,就连一直坐在座位上的国字脸中年人和钱老亦起身走过来。

他们只是在花瓶上观察研究,没有说话。

刚才说是顺治年份的中年人脸沉下来,好像有点生气。

马天则察颜观色,抢在中年人面前道:“小兄弟,这古董鉴定可不是乱说的。

陈理事长对古董研究几十年,造诣很高,他说是顺治年间,你突然崩出洪武,这整整差一个朝代。”

让马天则称呼为陈理事长的中年人鼻子轻哼,像是在说苏哲刚才的话是信口雌黄,毫无根据。

他对自己的鉴赏能力有信心,就算再差,不可能会差一个朝代。

陈理事长的不满,大家看在眼里。

古董交流会,表面上可以各抒己见,真产生反对的声音,必定会得罪另外一方。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