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八章 凤栖城里闹秧歌(第1页)

从正月初三开始,凤栖人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狂欢。

这座千年古城容纳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形形色色的秧歌队把那种民族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东北军的到来丝毫没有影响凤栖人办秧歌的热情,凤栖周围几乎每个村子的秧歌队都有不同的特色,比较出名的有跑走马,代表着草原人民的风格;打浑身响,据说传承了羌族人的文化;跑旱船、耍狮子、打腰鼓、踩高跷,是汉族文化的体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凤栖蹩鼓,相传是匈奴民族文化的遗产。

东西南北街四座灯棚供奉着财神和娘娘,老百姓别无所求,只期盼五谷丰登、儿女满堂。

家家的窗子上贴满窗花,巧妇们制作的花灯挂满一街两行,周围几十个村子的秧歌队进城表演,小小的凤栖城被挤得水泄不通。

谁也没有想到,东北军也办起了秧歌,男人们穿着满族旗袍,头戴纸制的花帽,脚蹬木屐,手执折扇,悠扬的琴音代替了锣鼓的喧嚣,扭秧歌的队伍合着琴音踏着碎步翩翩起舞,把满族文化带到了凤栖城,所有的秧歌队全部偃锣息鼓,城墙上、屋顶上、街道两边的石阶上,沿街的窗户上全都站满了人,聚精会神地看东北军的秧歌表演,军人的秧歌队全是清一色的男人,满族女人也由男人扮演,打扮成宫女的军人扭起秧歌来不失女人的丰韵,他们故意抹着口红,描眉画眼,扭动着腰肢,跟打扮成满族男人的演员配合默契,那秧歌调子简单明了,易学易懂,第二天晚上凤栖街上就出现了民办的满族秧歌队,大姑娘小媳妇们穿上了裙裾,学着军人们的样子,三寸金莲穿着绣花鞋踏着音乐调子不停地扭动,扭着扭着两支秧歌队合为一起,男人们侠骨柔肠,女人们莺啼燕啭,开始时还扭得比较规矩,慢慢地眉目传情,到后来相互间都难以控制,你拉我的手,我撞你的胸,烛光点燃的灯笼晃动着巨大的阴影,秧歌队伍开始凌乱,悠扬的秧歌调子戛然而止,扭秧歌的军人们开始骚乱,他们肆无忌惮地搂住扭秧歌的大姑娘和小媳妇,让无法遏制的**像洪水那样恣肆,有的女人被当街脱下了裤子,有的女人不堪羞辱,挣脱军人的怀抱,躲进小巷,凤栖街看秧歌的老百姓一开始有点发闷,还没有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四面的城墙上已经站满了宋军长的警备部队,军人们朝天鸣枪,好容易制止了那场骚乱。

第二天,一些老百姓到宋军长的军营告状,昨天晚上有几个女人失踪。

在东北军里边,宋军长一向以治军严厉称著,向来对奸杀掳掠的行为严惩不贷,当下要求部下严厉盘查,果然有几个女人被军人们掳到军营里边受了凌辱。

南门外的笔架山下,十几个军人被押解到刑场,失去家园的汉子们,没有战死在侵略者的枪口之下,却为了一时的苟且之乐,即将付出生命的代价,凤栖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倾城而出,在十二能的带领下,齐刷刷跪倒一片,恳求宋军长免去大兵们的死罪。

宋军长不为所动,他站在专门为枪毙人而搭建的土台上,讲话时慷慨激昂:“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绝不容许凌辱我们的姐妹,鱼肉我们的兄弟!

军纪不整,何谈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不能容忍这些这些纨绔子弟败坏军纪”

随着一阵枪响,十几个军人齐刷刷倒下。

军人们的心在淌血,齐声歌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凤栖全城震撼了,上溯秦汉年间,历朝历代,悠悠数千年,做为扼守长安的北方要塞,凤栖历来都有重兵把守,那种偷鸡摸狗之事时有发生,“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军人们偶尔耍耍女人算不得什么大事,从来没有见过大兵们为了女人而丢掉性命。

人们惋惜赞叹之时,不得不对这些东北大兵们纪律的严明表示佩服。

二月,河水解冻,山脊上掠过的清风不再刺骨,一夜春雨,岸边杨柳吐蕊,万物复苏。

凤栖全县的沟沟岔岔里,又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十万大军每人一把镢头,开荒种田,开展生产自救。

这种现象古来有过,守边屯田是军事家的一大发明,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断粮断草就意味着即将覆灭,古代军队的押粮官往往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军,领兵的元帅运筹帷幄,首先要掌握军营里粮草是否充足。

看来这些东北军一时半会不打算撤离,军人们已经把凤栖做为他们收复失地的基地,至于剿灭红军,将领们和军人们从一开始就表现得非常消极,国难当头,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但是蒋委员长的话他们又不得不听,只得暂驻凤栖消极待命。

看来宋军长也极具战略家的眼光,整整一个冬天,集中了十几盘炉膛,招聘了几十个铁匠打造镢头,原来就是为了春季开荒之需。

当年凤栖只有四万人口,绝大多数土地都无人耕种,即使开垦的土地也产量不高,亩产二三斗,黄沙遍地走,广种薄收是当地老百姓的传统,好在这里的土壤保墒,旱涝都有收成,

军人们当兵前都是农民,对于开荒种地一点也不陌生,当兵的汉子们脱掉上衣,一字排开,抡起镢头大干,那场面也颇为壮观。

附近村子里的农民吆着牲畜,扛着耙耱,把大兵们开垦的土地耙耱一遍,撒上糜谷、豆子和玉米,几场透墒雨,庄稼露了头,炎炎的阳光一照,满世界一片葱绿,妇姑们相邀,挎上菜篮子,到大田里去挖拾苦苣菜,大兵们由于有了以前的教训,不敢对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想入非非,只能躲得远远地,偷偷瞄上一眼。

二妮当年十六岁,爹爹已经为她说下婆家,只等秋后出嫁。

那天,她也挎上菜篮子,跟一群大姑娘小媳妇一起,来到一片玉米地里,挖拾苦苣菜,苦苣菜人吃了泻火,猪吃了上膘,是一种农家常吃的野菜,二妮家的老猪婆刚下了一窝猪崽,所以她每天都挎上菜篮子去挖野菜,二妮的菜篮子实际上是一只条笼,比别人的大许多,猪不光吃苦苣,也吃灰灰菜,苜蓿菜,地地菜。

眼看着中午,其他姑娘都相约回家了,二妮的条笼还没有拾满,她贪图多拾一点,渐渐地就离村子越来越远,不知不觉来到沟畔,看半山崖上一树樱桃红得耀眼。

二妮把菜篮子放下,拽着山崖上的藤条一步步来到樱桃树下,爬上树,摘下樱桃没有什么东西盛放,看看前后左右无人,于是便把大襟子上衣脱下,只身穿一件裹肚,把衣服袖子扎紧,将摘下的樱桃装进衣服袖子里。

百鸟噤声,连风也打起了瞌睡,只有那太阳笑得灿烂,嘴角流出了涎水……

摘完樱桃二妮又拽着藤条一步步回到菜篮子跟前,只见一个大兵瞪着火辣辣的双眼瞅着她,脸上的肌肉痉挛着,显示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冲动。

据说,人有时的行为不接受理智的羁绊,那大兵完全忘记了笔架山下那十几具血淋淋的尸体,像一条饿狼,凶猛地把二妮扑倒,樱桃撒出来了,红橙橙滚了一地,二妮本能地推了大兵一把,接着便软弱无骨,失去了反抗的功能,由着那大兵褪下她的裤子,掂起长枪对准那一片水草繁茂的茅草地,发起了冲锋。

感觉中好像一片森林过火,火芯子舔舐着她的皮肉,那是一次水与火的交融,不尽惬意尽在其中。

谁都没有料到,几个军人已经将他们包围,军人们把二妮放走,把那大兵五花大绑,押解到军营。

笔架山下,万头攒动,人们又一次见证了枪毙强暴民女的大兵。

审判大会刚开始,突然听到一个女人尖叫一声:“暂停一下”

人们让开一条道,只见二妮两条辫子梳得油光,穿一件粗老布花格子大襟上衣,平静地走上那专门为枪毙人而搭建的土台,平静地面对众多的官军和全县的父老乡亲,说话的声音也非常平静:“是我故意主动勾引这个大兵,枪毙我吧,把这大兵留下,上战场,打日寇”

热门小说推荐
草清

草清

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从2012回到1712,能做而且只能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造反!理由么,不解释!枪炮,科学,信仰,文明。打破盛世神话,剪掉有形无形的辫子,让遮蔽上天的乌云尽皆消散。不仅要驱逐鞑虏,光复中华,还要再起汉唐,傲视欧亚。三百年华夏,在他手中重造!新书大星海2042已经发布,讲述人类未来的历史,也是历史书哦!求收藏支持!...

与虎谋婚

与虎谋婚

你喜欢我什么?财大气粗。沈眉妩老实道。那年,他将他们的婚讯通告全城。接踵而至的是一桩桩凶险意外她恍悟,她这个人人艳羡的池太太不过是他用来保护心上人的挡箭牌。可当她提出离婚时,为何他要把离婚协议给撕了?我把池太太的位置还给她,你还有什么不满意?怀了我的种还想跑,我能满意?...

上门女婿不好惹

上门女婿不好惹

童养入赘十八年,我尝尽苦楚受尽白眼。但当我沉睡的记忆彻底醒来时,这一切都将发生逆转。有朝一日龙抬头,誓要长江水倒流!...

三国之霸业徐州

三国之霸业徐州

军工硕士陶应因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失败,回到了战乱纷争的汉末徐州。194年的徐州曹操兵临城下欲屠尽徐州鸡犬不留,刘备城中大获人心,还有吕布骑着赤兔马滴滴地赶往徐州的路上,而他不幸穿越成了人见人恨的陶谦二子英雄辈出的汉末有人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有人一声怒吼吓退百万雄师,而弱小的陶应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保卫徐州!...

捉妖异闻录

捉妖异闻录

妖魔鬼怪分布在世界各地与人类生活在一起,这些妖魔鬼怪和人一样摄食排便睡觉他们懂得报恩,知道什么叫做知恩图报他们也有恶妖和恶鬼专吸人的阳气和杀人,可是这些都比不上一种东西那便是人心!...

妖孽邪王:废材王妃太逆天

妖孽邪王:废材王妃太逆天

月牙,一代杀手老大,穿越成了废材,当废材的身体入住了强大的灵魂后,斗姨娘,灭渣男,什么?跟我玩毒?你不知道我是毒它祖宗吗,什么?想暗算我?回去再练练把。阴狠姐姐想毁她清白,那就将计就计让你们滚床单。渣男带上小三上门秀恩爱,那就乱棍打出去。卑鄙亲爹想打死她,那就让你尝尝自己喜欢的人死去的感觉。强者的路上月牙势不可挡的往前走,只是一向一个人的她身边多了一个甩也甩不掉的妖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