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五章 灞桥相会(第2页)

刘协踌躇了半响道:“全军做好应战准备,缓速入城,飞龙卫注意控制城门。”

刘协率着大军小心翼翼、如临大敌般的缓缓走向城门。

迎面一片山呼万岁声,两边跪倒一片郑县百姓,却又都忍不住抬头一睹真龙天子的风采。

“瞧,我们大汉天兵就是威武啊,就是不打仗的时候也是全身杀气腾腾的,一副随时准备应战的样子,怪不得董卓不是对手。”

“你看看小陛下,长得那么俊俏,却一脸的严峻,像个小大人似的。

当个皇帝不容易啊,我家的二狗子跟他差不多大,天天跑树上掏鸟窝呢。”

……

刘协听着一路的窃窃私语,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挥起鞭杆朝百姓致意,脸上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色。

“瞧,小陛下脸色那么难看,看来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啊,看了真令人心疼啊。”

“唉……董卓真是造孽啊,害得这么俊俏这么小的小孩也出来统兵打仗,这一路餐风露宿、枪林箭雨的,能不辛苦吗?”

刘协再也忍不住了,一拍逍遥马,纵骑向城内奔驰而去。

大军在郑县只是稍作停留,便留下一队人马守城,余下的兵马继续向长安急行而去。

灞桥,关内第一名桥。

曾因水灾被王莽改为“长存桥”

,此时已恢复原名。

灞桥两岸,古柳婆娑,新柳披翠,风飘絮起,绿云垂野。

春风春雨中,柳丝万缕,似烟似雾。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桥折柳”

、“灞桥伤别”

,历史上的灞桥是伤离别的象征,提起灞桥就会涌起一股淡淡的离愁。

虽然此刻的灞桥并非唐代之后的离别之地,但是站在柳絮纷飞的灞桥上,刘协却在思念一位已离别的佳人。

而他对面站立的,正是令他与佳人离别的仇人。

石砌的灞桥已被从中拆断,隔了五六米。

刘协和李儒分别站在断桥的两端,隔河相望。

刘协的身后跟着王越和李逸飞以及几个飞龙卫。

李儒身后也站着一员羌人装扮的偏将和一群侍卫。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此刻的刘协却感到非常的冷静。

对面的李儒相比昔日在京中的时候消瘦了很多,以前圆圆的双下巴变得尖削了,脸色微带苍白,眼神也没往日那般神采飞扬了。

李儒在马上一作揖道:“陛下,别来无恙?”

刘协冷冷的笑道:“托你的福,朕很好。”

李儒细细的在他脸上看了一遍,一副痛惜的样子,喟然叹道:“陛下瘦了,朝中大将如云,行军打仗之事,交给他们就好了,何必御驾亲征,劳累龙体。”

刘协神色不变,依旧冷笑道:“朕若不亲自来,要是他们不小心杀了你怎么办,岂不是让朕痛悔终生?”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