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一章 与民同耕(第2页)

,作为原本来自农村的前世农家子弟,作为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千八百年的智慧的穿越者,多少能对朝政提出一点建议。

哪怕是一点点,对天下黎民或许就是莫大的恩惠。

农历五月初。

洛阳西门城郊。

一眼过去,是广袤无际的土地。

三三两两的农民在土地里忙活,不时有人吼上几曲高歌,歌词虽然简单,但是歌声却高昂而欢畅。

自董卓之乱以来,洛阳城郊的百姓一直不得安宁,时而发生士兵劫掠乡里的事情。

尤其有闺女的人家,更是不敢让闺女出门,一有动静马上藏到地窖。

董卓撤出洛阳之后,众诸侯又相继撤兵,洛阳城周边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定,

不时看到有大姑娘小媳妇到地边给地里干活的亲人送水送茶的,也不怕人。

别的地里的男人有的忍不住开几句玩笑,惹得周围地里的人哈哈大笑,女的也不介意。

这个时候的男女界限还没划得那么开。

官道上缓缓驰来一大队人马。

引得地里的百姓停下注目观看。

当先一人一身紫衣,头戴紫金发冠,腰佩宝剑,生的俊美不凡,看起来似乎已有十二三岁的光景。

后面紧跟着一个南华老仙模样的华服老头和一个耳大臂长的中年官员,再往后跟着四人:一个佩剑的三十岁左右的白衣人;一个满脸威严的青年将军;一个黑脸将军;一个红脸长须将军。

最后面则是一个侍卫长模样的年轻人带着一群红衣侍卫。

不用说,这是汉大帝微服出行了。

地里的百姓好奇的望着这队人马,互相讨论是哪位大官家的公子出游,好大的排场。

刘协望着地里的百姓,微笑道:“民有欢颜,朕心甚慰!”

王允和刘备连忙齐声道:“托陛下洪福!”

刘协不再说话,手搭凉棚四处望了一遍,一丝失望写到了脸上:“为何许多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王允叹道:“自从黄巾之乱以来,许多青壮百姓或被黄巾贼**叛乱,或无辜死于战乱,故天下人口大减,非止洛阳耳。

而后又有董卓之乱,洛阳城郊百姓不得聊生,许多人家远迁。

董卓撤兵之时又掠走不少人口。

故如今地广人稀,许多耕地无人耕种。

小麦播种季节早已过去,如今种粟时节即将开始,但仍有大片耕地无人可耕。”

边上的刘备也跟着叹了口气,他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根出身,自是知道民间疾苦。

刘协皱起眉头陷入沉思,突然回头对张辽问道:“城中有多少士兵?”

张辽答道:“董现御林军已有六万多士兵,外加近卫营、虎贲营、羽林骑,可达八万人。”

刘协又问:“士兵中会耕种者有多少?”

张辽答道:“士兵十之有九来自百姓,均会耕种。”

刘协笑了,笑得很灿烂,转身对王允和刘备道:“如今洛阳暂无战事,倘若朕派御林军下地耕种如何?”

王允惊道:“屯田?我朝只有武帝时期在边疆屯田,尚无内地屯田之说。

屯田乃与民争地,恐有非议。

且若大军全力耕种,疏于训练,战时难当大任。”

刘协笑道:“非也非也!

朕非屯田,朕只是派大军协助百姓耕种。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