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二章 吊唁袁氏(第1页)

阳春三月,寒气未消。

三百多具棺木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太傅府府外的灵棚内,满场都是花圈和挽联,整条大街插满了招魂幡。

历史上的袁隗虽然列于大汉三公之列,又惨遭董卓毒手,然而并非什么忠臣贤良。

董卓废立皇帝的时候,他是没有异议的,而且还是他亲自将刘辩的玉玺解下来给刘协带上的。

王允总认为袁隗是家族利益至上,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袁家这个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要继续显赫下去。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带领着一帮党人和士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盘让党人和士人掌控乾坤的大棋。

只是他低估了李儒的智商,他认为李儒不过靠着董卓起来的一个暴发户,怎么能跟他这个出自四世三公家族的太傅比。

他认为尽可掌控李儒于掌股之间,然而他错了。

李儒是西凉第一谋士,即使在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也是排名靠前的谋士。

错了就会输,所以他输得很惨,惨到满门抄斩。

刘协想的却是袁隗进入了一个死局。

袁绍要反董卓,而他是袁绍的叔父,董卓是不会让他活着的。

刘协叹了口气。

朕何尝不是走入了一个更大的死局。

董卓专横,而他偏偏是董卓所立,袁绍反董卓勤王,他偏偏不得不下旨诛杀袁绍的叔父全家。

这是何等的一个死局!

即便他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充分表现了他的神明英武,又运用一千八百年的智慧和先知的优势击败了董卓。

而他为董卓废刘辩而立,又是先皇次子,并曾下旨诛杀袁隗,这些死结仍然牢牢地缠在身上,这些死结虽已不足以致命,但也将他束缚得五花大绑,举步维艰。

灵堂外三四百人身穿白衣、缠着白布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大街两边。

正中灵堂一个大大的“奠”

字,当中立着袁隗的牌位“大汉太傅袁公隗之灵位”

,旁边是袁基的牌位,然后是其他人的牌位。

袁绍、袁术和袁遗,跪在灵堂之侧。

两边立着冀州刺史韩馥、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乔瑁、河内郡太守王匡。

此四人都是袁氏门生,所以也是一身素缟在旁守灵。

灵堂口两边分立着两队卫士,个个头缠白纱,却又身披铠甲,手执长枪,虎视眈眈。

不似在守灵,倒是如临大敌。

一人跪在灵堂中间,手捧三柱香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

上香完毕后,向前扶起袁氏三兄弟,说了几句劝慰的话,然后昂然而去。

袁术望着此人离去的背影,嘴角露着一丝微笑:“上党太守张扬也来了,十八路诸侯只差六路了。”

袁绍沉声道:“能前来祭奠者,纵然未必支持我等,必不会决意反对。

若诸侯尽皆前来,则大事可成也。

还有何人未来?”

袁遗答道:“北海孔融、徐州陶谦、西凉马腾、北平公孙瓒、长沙孙坚,还有……曹操。”

袁绍皱眉道:“西凉马腾,路途遥远,来与不来无伤大碍。

孔融与陶谦不过两犬耳,不足挂齿。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