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九章 且行且自重(第3页)

要知道西汉开国时,也不过封了七个异姓兄弟为王,这小皇帝一搞就是五千个兄弟,虽未封王,只是普通士兵,但是不管如何他们都是陛下的兄弟啊,论年龄那都得是陛下的大哥啊。

此举别说原本偏向刘辩的一帮党人强烈不满,就算是支持刘协的王允、卢植等人也觉得大为不妥。

首先是司隶校尉黄婉极力反对陛下与普通士兵结为异姓兄弟,认为此不符合礼制,有违纲常,急得差点要撞柱子。

接着群臣极力附和,连王允、卢植等人也随声附和,最后王允出了个折中的主意:这五千人的队伍仍叫“近卫御赐兄弟营”

,名称不变,意思是本营兄弟齐心协力,友爱互助如兄弟;但是与陛下结拜为兄弟之事须不可再提。

其实这一点当晚张辽和胡车儿就跟部下们沟通了一下意见:陛下要跟我们结拜兄弟那是陛下的恩德,我们自己不可不知轻重蹬鼻子上脸还真跟陛下称兄道弟的。

大家都赞同,并把这个意思转达给了小皇帝。

所以刘协斟酌再三,同意了王允的意见。

可是有人看到这小皇帝一让步,立刻蹬鼻子上脸了。

“臣有本要奏,张辽、胡车儿等人,原属西凉叛逆,王越乃江湖游侠,皆出身微末寒门,虽有军功可迁其职,不可封侯;马钧,不过一介铁匠之子,出生卑贱,虽有立功,亦不过奇技淫巧,难登大雅,晋职为考工令已属破格提迁,若再封侯,则大大不符合礼制,有违纲常,令天下士子寒心。”

此人正是司空张温,这话说得面不红气不喘的,理直气壮,振振有词,正义凛然的,刘协当时就差点吐血了。

一千八百年后,不是也有个政协委员,公然提出不能让农村里的孩子上大学,因为农村里的孩子素质太低了,她们这种很有素质的城里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容忍。

可那不过是个政协委员,这张温可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啊,总理级的干部啊,居然在朝堂上大言不惭的鄙视广大劳动人民。

“司空大人,卿祖上溯及十世还是士族么?我大汉高祖起自亭长,光武帝起自布衣,均为微末寒门,你这是要蔑视高祖和光武帝么?士族和寒门难道是天生注定的吗?士族子弟碌碌无为,难道也要拜官封爵?寒门子弟有经天纬地之才,难道也要弃之不用或任意冷落?我朝取官,当唯贤能者是用,岂可论门第高低?张、胡、王、马等人,在此次驱贼之战中,居功至伟,理当封侯,此事休得再提。”

张温被刘协一通连珠炮般的逼问问得哑口无言,想不到这九岁的小皇帝居然这么伶牙俐齿。

按照常理不应该是手足无措,去问其他大臣意见么?

张开嘴正待说什么,却被身旁的太尉杨彪悄悄的拉了一把,只好退回原位。

“臣周奂有本要奏!”

张温刚回位置,又有一人整了整朝服,躬身向前奏道。

大鸿胪周奂,主管潘邦蛮夷事务,类似于外交部长。

“卿有何事,尽管奏来!”

“昔日董贼作乱,拘禁弘农王于永安宫中,今董贼已驱,臣奏请解除永安宫禁,还复弘农王自由之身,以亲王之礼遇之;何太后为先皇所立之后,当还归太后之位,请陛下赐准。”

这是闹的哪一出?刘协预感不妙,却不知如何回答。

这句话一出,以黄婉、张温等人为首立即一大群大臣附议请奏赐准,形同逼宫。

刘协沉吟不语。

“不可!”

一道洪钟般的声音当廷大喝,立即将众人的声音镇压下来。

只见一人,身长九尺,满脸气宇轩昂之色,威风凛凛,连短短的胡须都显得那么拉风。

此人向前躬身凛然奏道:“陛下生母乃王美人,今陛下已即位,当追封生母为太后。

何妃原本属先皇所立之后,理当同封太后。

但是宫中传言何妃昔日毒杀陛下生母,岂有空穴来风之理?陛下之祖母董老太后,因爱护陛下而与何妃相争,后被何妃之兄大将军何进驱逐出宫,在路上无疾而终,难道跟何进、何妃毫无关系?故何妃残害陛下亲族,理应处死,虽陛下仁慈,亦不可再还归太后之位,只可立为太妃!”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