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高尔基二号.JPg(16.58KB)
2009-1-806:33Pm
naval-gun-tulon.gif(121.86KB)
2009-1-806:33Pm
苏军Tm-2-12型305mm铁道炮,正是采用奥普霍夫m1912型305mm舰炮的身管
060822151364982.jpg(52.91KB)
2009-1-806:33Pm
同样名声在外的此类炮台还有德军“格奈森诺”
号战列巡洋舰上卸下来的三联装280mm主炮塔,被移植到陆上作为固定海岸炮台,部署于挪威海岸。
28B_0x1qecwkRL9h.jpg(50.23KB)
2009-1-806:35Pm
c%20turret2_dzDPhsl2bfKT.jpg(31.46KB)
2009-1-806:35Pm
此类大型装甲炮塔类海岸炮,拥有完全与大型水面舰艇装甲炮塔相媲美的防护性能(事实上不少就是舰炮炮塔下舰上岸的),所以完全可直接无遮蔽面向海岸部署,从而发挥其广角射击优势,并且这样便可以低平直瞄弹道去射击敌舰,相对间瞄曲射弹道命中率更高。
同时因供弹方式与装填方式的相同,所以在射速与射击持久性上也堪比大型水面舰艇!
该类海岸炮陷入与敌舰(比如战列舰)的对射状态后,本炮位对敌舰构成极大的威胁性,由于敌舰舰体为其舰炮的载体,海岸炮即使不直接命中舰炮的炮塔而是击在舰体上将敌舰弄沉,即可解决敌舰对本炮位的威胁。
而敌舰却须将大口径炮弹直接射中此类大型装甲炮塔方可摧毁该炮台。
这对敌舰炮手的射术是个考验........依然如胡子在一类海岸炮中所述的那样,海岸炮位于稳定的陆地基座上,其射击平台平稳,利于瞄准。
而舰炮的炮塔所在的承载平台——水面舰艇,则受海浪的影响而产生颠簸,而动力机械的运转则造成舰体频率化的振颤,不利于舰炮取准........
好了,胡子已按照海岸炮的分类,一一阐述了海岸炮与水面主战舰艇对抗的各自特点,正是由于海岸炮的多样化,所以胡子末尾不可能提出什么总述类的观点来........
附二战时两例海岸炮与战列舰对抗的战例:
(1)海岸炮胜
1940年9月,英国海军坎宁安海军上将率包括“巴勒姆”
号与“决心”
号两艘战列舰,航空母舰“皇家方舟”
号,以及三艘“郡”
系列条约类重巡洋舰“坎伯兰”
、“澳大利亚”
、“德文郡”
号在内的一支舰队,前往法属西非殖民地首府今塞内加尔首府达喀尔,对当地维系法国当局劝降,遭到法属西非总督布瓦松的言辞拒绝后,恼怒之下对达喀尔港内的维系法国舰队发起攻击。
达喀尔港区周围部署有9门240mm海岸炮与6门140mm海岸炮,激战中,240mm海岸炮至少命中英国“巴勒姆”
号战列舰4发(战后统计),同时法方的红衣大主教也用其7门380mm主炮(主炮布局为前半球两座四联装380mm炮塔,但二号炮位的一根炮管在第二次齐射时居然炸膛)的凶狠火力罩住了“巴勒姆”
号,“巴勒姆”
号受到重创,不得不退出战斗。
并且,法方“贝韦其尔”
号潜艇潜航接近英舰,对“决心”
号战列舰鱼雷偷袭得手。
英国人两艘战列舰均受重创,坎宁安恐战列舰遭受更大损失,不得不率舰队退出战斗,铩羽而归........
下图为激战结束后进行损管的红衣大主教,注意其二号炮位一根炮管在炸膛后已经断裂